IEA高級天然氣專家Anne-SofieCorbeau表示,歐洲天然氣需求已經全面崩潰。“天然氣需求本就呈下跌趨勢,但在氣候因素的影響下,下跌可能將超過20%。因此,今年的需求預計將全面下跌,可能將是2000年以來最低水平。也就是說,倒退到10年前的水平。”
Corbeau稱,考慮到歐洲天然氣產量也在持續下跌,歐洲天然氣供應將基本維持在現有水平。阿塞拜疆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持續增長,在這段特殊時間過去后,來自ShahDeniz氣田的供應將到位。土耳其將是這部分新增供應的主要消化者,因為在歐洲天然氣需求低迷之時,土耳其是少數幾個天然氣需求還在增長的國家。
作為歐洲最主要的天然氣市場,英國正計劃大舉開發非常規天然氣。考慮到本土天然氣產量正在不斷下降,這個決定自然不難理解。Corbeau認為,英國推動頁巖氣開發能否成功現在還很難說,只有等待時間檢驗。
“最初的勘探過程是十分艱難的。你會需要勘探很多地方,可能只有一兩口鉆井有所收獲,這時就需要進行更多勘探,才能確定這個地區是否擁有巨大的開采潛力。當然成本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本地天然氣生產成本低于進口成本,那么毫無疑問,你會愿意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本土生產當中來。”
Corbeau表示,如果成本相當,那么開發商仍然會愿意投資本土生產,因為提升本土產量意味著能源供應安全可以得到更多保障。如果本土生產成本略高于進口,那么就要進行更多考量。能效、人力成本,許多因素都需要考慮進去。
事實上,不僅是英國,荷蘭的天然氣產量也處于下降趨勢。從中期來看,歐洲天然氣產量將會下降,不過下降幅度將會放緩,早前英國天然氣產量以每年6%的速度下降。這種產量下降終將結束,但是如果歐洲天然氣產業不能取得一些發展,產量下跌在短期內難以停止。Corbeau認為,英國天然氣可能會成為未來的亮點。英國很有潛力,政府也在努力推動產業發展,但成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而想要扭轉這一趨勢更是難上加上。即便是那些對歐洲天然氣未來產量持樂觀態度的人,大部分也只是認為歐洲天然氣產量能夠維持現狀,很少有人認為產量將會增長。
中歐及東歐一些國家的能源需求正被快速滿足,部分國家正考慮修建核電站,如立陶宛、斯洛伐克及捷克。這些動作雖然值得關注,但是新建核電站需要大量的資金。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速度依然迅猛,但煤炭同樣不可或缺。雖然目前因為天然氣價格較低,煤炭優勢并不明顯。但等季節性影響散去,歐洲天然價格很可能迎來反彈。過去幾年的經驗足以證明這一點,天然氣價格曾達到1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這一價格同煤炭相比毫無競爭力。
由于遭受可再生能源和煤炭的雙重擠壓,天然氣在歐洲的地位一度嚴重下滑,出現了許多天然氣發電站因無需求和被關閉的事件。Corbeau表示,這是一種十分悲哀的現象。“無論從商業性還是減排角度,天然氣發電站都是上佳選擇。但人們卻放棄它們,僅是因為沒有需求。”不過Corbeau也承認,受經濟危機的影響,部分歐洲國家的能源需求確實呈下降趨勢。
此外,美國LNG出口毫無疑問也將給歐洲天然氣市場帶來影響。但這種影響具體有多大,取決于歐洲何時能夠買到來自美國的LNG。目前美國能源部已經批準了數個LNG出口項目,但離正式出口都還有一段距離。大規模出口預計將在2017年至2020年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