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郭海濤)近日,由天津港保稅區企業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油工程”)牽頭,與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石化工程”)聯合進行EPC總包的龍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工程項目開工,標志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最大LNG儲罐工程拉開序幕。
龍口LNG項目由國家管網集團公司和南山集團共同出資建設,是國家《環渤海地區液天然氣儲運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2年)》頒布后第一個核準的新建項目,也是中國海油在山東省承建的首座LNG接收站項目,一期工程規劃建設6座22萬立方米LNG儲罐,1座LNG船舶裝卸泊位及配套接卸、氣化、外輸等主要工程設施。
LNG儲罐是接收站工程整個LNG產業鏈中的核心裝備,造價高昂,且建造工期較長。與常規LNG儲罐相比,22萬立方米超大型LNG儲罐具有存儲效率高、單方造價成本低等優勢,但在設計和施工中存在大跨距穹頂結構計算及分體吊裝技術、大體積混凝土整體澆筑技術等諸多復雜技術難題。此外,龍口LNG項目部分儲罐還面臨基巖巖面淺、短樁基礎地震工況計算不過關等特殊挑戰。為此,海油工程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LNG接收站工程經驗,在國內首創半地下坐地式基礎設計方案,在解決技術難題的同時為其他LNG接收站項目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為國內首家掌握LNG大型全容儲罐核心技術的企業,中國海油近年來持續攻關提升,全面攻克了20萬—27萬立方米超大型LNG儲罐核心技術,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并大幅降低LNG儲罐的建設成本。值得一提的是,自2012年天津南疆港打下第一根LNG儲罐工程樁開始,以海油工程為首的中國海油LNG工程建設團隊已先后獨立承攬10余個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單罐罐容實現從3萬立方米到16萬立方米、20萬立方米、22萬立方米“三級跳”,是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和國家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力量。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龍口LNG項目一期投產后預計年接卸規模達500萬噸,每天可對外輸送4000萬立方米天然氣,不僅可以有效緩解膠東半島乃至山東全省的天然氣供需緊張局面,而且有利于推動山東省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為我國北方地區的清潔能源保障提供強大綠色動能。
龍口LNG項目由國家管網集團公司和南山集團共同出資建設,是國家《環渤海地區液天然氣儲運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2年)》頒布后第一個核準的新建項目,也是中國海油在山東省承建的首座LNG接收站項目,一期工程規劃建設6座22萬立方米LNG儲罐,1座LNG船舶裝卸泊位及配套接卸、氣化、外輸等主要工程設施。
LNG儲罐是接收站工程整個LNG產業鏈中的核心裝備,造價高昂,且建造工期較長。與常規LNG儲罐相比,22萬立方米超大型LNG儲罐具有存儲效率高、單方造價成本低等優勢,但在設計和施工中存在大跨距穹頂結構計算及分體吊裝技術、大體積混凝土整體澆筑技術等諸多復雜技術難題。此外,龍口LNG項目部分儲罐還面臨基巖巖面淺、短樁基礎地震工況計算不過關等特殊挑戰。為此,海油工程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LNG接收站工程經驗,在國內首創半地下坐地式基礎設計方案,在解決技術難題的同時為其他LNG接收站項目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為國內首家掌握LNG大型全容儲罐核心技術的企業,中國海油近年來持續攻關提升,全面攻克了20萬—27萬立方米超大型LNG儲罐核心技術,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并大幅降低LNG儲罐的建設成本。值得一提的是,自2012年天津南疆港打下第一根LNG儲罐工程樁開始,以海油工程為首的中國海油LNG工程建設團隊已先后獨立承攬10余個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單罐罐容實現從3萬立方米到16萬立方米、20萬立方米、22萬立方米“三級跳”,是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和國家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力量。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龍口LNG項目一期投產后預計年接卸規模達500萬噸,每天可對外輸送4000萬立方米天然氣,不僅可以有效緩解膠東半島乃至山東全省的天然氣供需緊張局面,而且有利于推動山東省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為我國北方地區的清潔能源保障提供強大綠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