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天然氣需求不斷增加,在擴大天然氣的進口來源之際,我國自家的天然氣產量也在不斷取得突破!據媒體12月23日最新報道,中國石油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長慶油田今年累計生產天然氣突破400億立方米大關,繼2013年突破300億立方米之后,實現又一次歷史性跨越。
據了解,長慶油田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氣主產區。目前,長慶油田每天的產氣量達到1.23億立方米,按此計算,2019年天然氣產量將超過412億立方米,預計占國內今年天然氣總產量的25%,其產生的熱值當量相當于一個年產3200萬噸的特大型油田。這也就意味著,長慶油田的天然氣年產量將超越今年12月初完工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年輸氣量。
據報道,今年12月2日17時,隨著中俄下達指令,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式投產通氣。據悉,這項價值超4000億美元、耗時23年的"中俄世紀工程",是我國四大油氣戰略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通氣后一年內將引進50億立方米天然氣,隨后逐年增加輸量,最終達到380億立方米/年。
值得一提的是,看到中國不斷擴大獲得天然氣的渠道,作為中國的鄰居,蒙古國也想參與分享這一好處。據報道,蒙古國表達了可以“借道”讓俄羅斯把天然氣輸往中國的意愿,并提出東線項目應對其供應一部分天然氣的要求。12月5日,俄羅斯宣布與蒙古國簽署備忘錄,將聯合評估俄羅斯經蒙古國向中國鋪設管道供氣的可行性。
今年以來,為了使我國冬天用氣的需求得到滿足,我國的能源企業從夏季就開始做好天然氣的庫存準備。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負責人透露,“在今年夏季現貨LNG價格較低的時候,我們就采購了大量資源,6月-9月接收站幾乎是滿負荷運轉。”此外,今年10月,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博孜9井試井成功,這也成為中石油在塔里木油田這塊寶地一年內發現的第二個千億方級大氣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