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zw-screw.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新京報訊(記者 程維妙)6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2019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對比此前版本,主要變化之一是取消50萬人口以上城市燃氣、熱力管網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業內人士分析稱,開放政策會提高市場化程度,讓市場主體間更公平,外商直接進入空間已經較小,可能通過控股現有燃氣公司的方式進入市場。
根據最新版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取消50萬人口以上城市燃氣、熱力管網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實際上從2000年左右開始到目前,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有關城市燃氣這個領域改了很多版本,逐步降低限制,但直至上一版本中,50萬人口以上城市燃氣、熱力管網須由中方控股。”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劉廣彬表示。
他分析稱,國內目前比較出名的五大燃氣集團,都是在港股上市,公司注冊地也在境外,嚴格意義上也是外資企業,在投資時采用了很多手段才避開了限制,直接投資也是不能控股的,通常采取注冊內資公司等方式來參與,放開后,對這部分城市燃氣集團在投資方面將產生便利。
但是對未來城市燃氣領域整體影響偏小。劉廣彬分析稱,因為目前中國城市燃氣領域跑馬圈地時代已經結束,絕大部分比較優質的地方的燃氣特許經營權已經被瓜分完畢了,除了五大燃氣集團,還有一些地方國資控股的燃氣公司,可以留給新企業來進行投資的城市燃氣領域已經非常窄了。“要不就是一些經營情況不是特別好、天然氣消費量目前比較小的地方,可能還有空白,要不然就要花高價購買,目前城市燃氣特許經營權的轉讓價格普遍在12倍市盈率以上,所以目前投資空間已經相對比較少,此次進一步放開更多是提供了一種便利。”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也對記者表示,開放政策只能說是市場開放度提高,市場化程度更高,市場主體間更公平,但是取消準入限制后有多大的進展只能后期跟蹤,就跟去年放開外資加油站準入一樣。
外商是否可能通過控股現有燃氣公司的方式來參與?劉廣彬認為有可能。他表示,國內燃氣特許經營權分為兩種,就是上述的五大燃氣集團控股的燃氣公司,和一些地方國資控股的燃氣公司。
“五大燃氣集團目前發展已經順風順水,外商再來控股他們的一些燃氣公司比較困難,地方國資委控股的燃氣公司如果有意轉讓,外商的優勢也不如國內幾大燃氣集團高。不過,當前城市燃氣領域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目前來看仍然是天然氣整個產業鏈條中比較掙錢、比較穩定、風險比較低的環節,執行的是特許經營權制度,具有排他性,但由于近兩年國內天然氣市場化改革,致力于降低終端用戶的用氣成本,包括降低配氣費用等,這些會影響燃氣公司的經營利潤,所以如果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城市燃氣公司的優勢可能降低,不排除會有一些城市燃氣公司的股權被甩賣,或者是轉讓控股,這時外資企業就有便利了。”劉廣彬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