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財務管理,加大科研力度……”3月12日,阿爾及利亞公司韓紹國打開去年培訓的課后作業本,密密麻麻的字讓他覺得自己認真得像個小學生。
2014年,國際環境錯綜復雜、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營效益對正處于規模發展階段的勘探開發公司至關重要,創效成為公司發展的主線。海外領軍人物是排頭兵和領頭雁,他們的素質高低和能力水平決定著他們以后能否帶好隊伍,挑起創效大梁。
計不旋踵才能搶跑領先。緊扣創效內核,去年4月,經營效益培訓在這個公司正式開班,智聚“創效課堂”,瞄準優質高效可持續目標精準發力。
打造效益精兵,從術業專攻到全面提升
新常態下,企業領導的管理能力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管理提升呼吁創新培訓,而科學的課程設計是創新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的第一步。
傾聽、關注學習需求是培訓班的一大亮點。在課程設計上,人力資源部以“培訓內容模塊化、培訓模塊課程化、培訓課程體系化”為原則,突出提質增效主題,在初步方案基礎上訪談企業分管領導,完善課程開發,提高針對性。創效設計、創效基礎、創效保障及創效途徑4個模塊一目了然,涵蓋計劃、財務、內控、反腐等10多個方面。
去年的培訓與以往邀請學院派外部講師不同的是,公司領導和部門一把手親自上陣,作為內訓師傳授創效“秘籍”。有的傳授管理經驗,有的講授專業知識,從甲乙方一體化發展到建立財務數據系統,全面提升學員效益意識,拓展效益管理思路。
“這次培訓信息量大,一個直觀感受是累。當好企業一把手,把好企業經營效益關,確實不輕松。但一把手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兒,踏踏實實做好這門學問。”中亞天然氣管道公司鐘凡說。
“今后,不僅會以社會可持續發展項目、效益勘探等主題舉辦專項培訓,而且培訓對象也要逐步擴展到海外項目領導班子及部門經理層面。對于一些熱點問題,也會適時組織專項培訓。”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說。
一堂課“五五分”,授業解惑提實效
在這次培訓班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副總裁兼勘探開發公司總經理呂功訓,親自為學員講了一堂課。“我們在海外發展了20多年,很多干部都是生產型的,管理是短板。從注重規模速度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必須培養全能型項目帶頭人,才能在國際市場更好地博弈。”他分析道。
課堂上,學員對最大限度地融入創效討論給予了一致好評。
異于以往的“填鴨式”教學,這次培訓授課中,老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間的討論環節占了課堂一半時間,交流思想、答疑解惑、分享經驗,真正實現了向課堂要效益。案例教學、現場模擬環節讓創效課生動起來。海外業務發展,面臨更多的法律、財務等風險,把企業運行中的真實難題擺出來,學員身臨其境、換位思考,現場討論、出謀劃策。
伊拉克公司蔡勇說:“培訓針對經營熱點、難點的經驗分享和答疑極具指導意義,學會活學活用這些知識是我最大的收獲。”
“中國石油海外作戰,企業一把手就相當于指揮員,培訓主要指引他們掌握一套系統的、行之有效的創效辦法,增強他們在新環境下辨識航向、提高作戰能力。”一名內訓師這樣理解。
答好效益卷,要動手更要動腦
一堂經營效益課為50分鐘,怎么讓這50分鐘有效延伸,持續發揮出“金”字效益?
念好效益經,不僅要動嘴動心,更要動手動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提交“效益提升行動方案”是每位學員課后必做的答卷,也是布置給他們的作業。
謀定而動遠。不同于以往簡單的勾畫答好效益卷,學員要像馬良一樣手握“神筆”,將腹中筆墨轉化為企業增效的實際生產力、描繪出企業優質高效發展的宏偉藍圖。
“課上討論很激烈,課下這個作業也讓人壓力倍增,有時候寫作業要寫到深夜。大家都動腦子思考,非??简災芰?。”
在公司人力資源部辦公室里,所有學員的行動方案被裝訂成了厚厚的冊子。從俄羅斯投資環境評估到南蘇丹油田可持續發展,字里行間透露出學員對企業經營效益的思考、對公司發展前景的關切。
最后,一張張凝聚著關注企業和員工發展智慧的答卷,通過公司各部門整理,形成項目書面報告,經公司財務部門匯總成提質增效行動方案,最終上報公司有關領導,修訂完善后指導海外業務。
“老師們給我們補充了很多‘營養’,職責定位、合同管理、分紅模式等課程提高了大家的創新、效益、合規合法及專業化水平。”哈薩克斯坦公司周建明說。
2014年11月,3期經營效益培訓班在精彩的學員發言中落下帷幕。
百年之計,莫如樹人。2011年,這個公司海外項目一把手培訓真正起步。3年來,培訓課程更加科學,內涵不斷豐富,逐漸摸索出高層次人才培訓的有效路徑,確立了培養海外領軍人才的長效機制。來源: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