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們探索自然和進行各種科學研究的必備工具,在整個國民經濟、軍事和國防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被稱為國家戰略性產業。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儀器儀表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其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卻始終鮮有突破,成為長期制約和困擾我國儀器儀表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日前,2016年十大依賴進口的工業產品榜單出爐,其中儀器儀表高居榜首。另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1-12月,全國31個省市儀器儀表行業累計進口總額達449.5608億美元,2016年1-12月份,全國31個省市儀器儀表行業進出口累計貿易逆差104.5288億美元。可以看出全國每年采購的儀器儀表有很大一部分進口產品。其中一些關鍵零部件和核心技術被國外少數廠家壟斷。
面對國內外產品差距,一些儀器儀表生產企業認為,我們沒有核心技術,造不好高端儀器儀表,但是我們有錢,可以直接買別人的來用,還省了研發費用,豈不是更好?的確,在創業初期缺乏科研資金的情況下,可以去采購別人的高端儀器儀表來使用。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造不出高端儀器儀表,只能受制于人,并且在價格上沒有回旋的余地。
如今,隨著政策的利好儀器儀表產業不斷向前發展,而一些儀器儀表企業卻把賺來的大部分錢用來買核心零部件和一些高端儀器設備,卻不去研發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因此,企業始終處于買賣儀器儀表的循環之中,不買就會失去競爭力。于是乎,有人說中國的儀器儀表制造企業是在老老實實地給老外打工,用著買來的高端儀器設備,賺著低廉的報酬。
另外,國外的高端儀器儀表設備越來越智能化,各種核心技術被高度集成與加密,最終會實現對技能人才的要求越來越低,表面看起來這是一件利好的事情,但對于核心技術本身就掌握得不好的國內儀器儀表業來說,這種智能趨勢會使國內的技術人才越來越不掌握真正的工藝技術,這無疑會使國外高端儀器儀表設備在中國形成越來越強的壟斷地位。
再者,儀器儀表作為軍事上的“戰斗力”事關國家安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儀器儀表核心技術如果全是國外的,這些設備一旦被國外人員控制將對國家的軍工、航空航天、國防等帶來嚴重威脅,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我們進入了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
沒有核心技術的依賴,企業花出去的不僅是錢,更多的會在買賣儀器儀表的怪圈里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