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記124年的發展歷史,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企業傳到第二代、第三代時,也曾遭遇過股權爭奪戰,家企業遭到重創。如今李錦記卻邁進了創業的第124個年頭,第三代掌門人李文達和子女均在企業里發揮著關鍵作用,成功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李錦記已經建立起一套西方式的契約體系,通過“家族委員會”和“家族憲法”將家族管理制度化。企業已是家族企業的殼裝著現代管理的內涵。李錦記逐漸成為一個家族企業傳承的成功樣板。
家族委員會:強化家族觀念
李錦記設立了一個特殊的部門:家族企業群體事務部。這個部門是李錦記家族承擔社會責任,為服務于國內的家族企業而設,他們的工作不涉及李錦記家族內部的事情,不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2003年,李錦記成立了“家族委員會”,是公司最重要的決策機構。家族委員會的核心職能,就是研究怎樣治家。包括化解家族矛盾。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則不是家族委員會關心的內容。從家族制度建設,到下一代培養,都是委員會工作的范疇。
李錦記家族委員會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會期四天。家族成員必須趕到一起開會,雷打不動。會議首日,每人介紹自己,包括自家的孩子和家庭情況;第二、第三日,討論各項家族建設的議題;到了第四日,所有的配偶被邀請參加會議,向他們通報前幾天會議通過的內容公司的方方面面,以便當好“賢內助”,做到“心一致,行動一致”。李錦記家族委員會組織會議的一個標準是“要爽、要好玩”,要讓家族成員處在與董事會完全不同的輕松的家庭氛圍中。
家族委員會的成員,必須都是“血親”,如今包括李文達夫婦和5位子女在內,共有7名核心成員。必須具備李錦記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懂得換位思考,關注對方感受,要有“直升機思維”——以大局為重。家族委員會希望家族成員不斷強化家族的意識,懂得“我們>我”,“家族>家庭”。
家族憲法:從小培養家族成員
李錦記還有一部帶有神秘色彩的“家族憲法”。
李錦記家族憲法規定,只有有血緣關系的家族成員,才能持有股份。家族的下一代如要加入公司,學成之后必須在外面工作三到五年,通過正常的應聘程序,才能回公司。新進入公司的家族成員,不會立刻坐上高職位,而是根據他本人的能力,賦予適當的崗位。一旦違反了公司規定,也一樣會遭到辭退。家族憲法還規定,董事會主席必須由血緣關系的家族成員擔任,兩年選舉一次,可連任。而董事會除家族成員外,也可以請非家族成員加入。
家族憲法也非一成不變,對于憲法條文的制定和修改,需要家族委員會成員75%以上的支持率才能通過,而一般性的決議的訂立和修改則過半數就可以了。
如今李錦記的管理層,是家族成員和外來經理人的組合。記者從李錦記公司了解到,李文達夫婦共有四子一女,均在李錦記家族委員會中擔任核心工作。其中三兒子李惠中和四兒子李惠森,分別掌握著李錦記調味品和健康產品兩大塊業務。 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