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杜中都是用心聲都跟我們一塊交流,不知道老杜總看到自己的兒子對你的心靈的教授,看了以后是什么感受?我希望有時間可以聽到您的心聲。剛才父子點評讓大家感受到了不一樣的頭腦風暴。接下來我們進行發小點評,這個發小就是我們一直特別期待的黃江南老師,黃江南老師是杜老師的發小,一般有實力的人都特別低調,但是做事比較高調。黃江南老師是中國建國初期改革開放四君子之一,這四君子就是王岐山、黃江南、翁永曦、朱嘉明。傳過一個小段子,翁永曦的嘴,黃江南的思想,朱嘉明的筆,王岐山的腿。這四個人預測1979年國民經濟衰退,四君子寫了一個報告到了陳云手里面,陳云說一個學工業的,一個學農業的,能夠把高高寫的這么好,太不容易了,報告提交之后,四個人受到當時中央領導接見,史稱老青對話。黃江南老師比杜廈老師小兩歲,最開始杜總給我們分享一個小故事的完整版本據說是這樣的。在一次聚會上杜廈老師,對著郭凡生老師、金巖石老師幾個人說跟你們不是一代人,我生在上世紀40年代,我們是民國時期的人,你們是共和國以后的人,這時候黃江南老師說對,我也屬于那個年代的人。郭凡生老師就質疑說你怎么是那個年代的人?你不是50年出生的嗎?黃江南老師說,我共和國成立以前就在我媽媽肚子里已經成人了。所以故事的完整版本是這樣的。黃江南老師是恢復高考以后沒有讀本科,直接去讀碩士的一個人,他一向也是以此為榮,在多次討論會上討論問題的時候,郭凡生先生說你的學問有的時候不夠扎實,是因為你沒有好好讀過本科。所以,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黃總等這些人,他們是如何的風采,包括那個年代是黃總帶著杜總進入中南海的圈子,所以對于他的發小在今天這樣一個場合當中,他會如何進行點評呢?下面,我們請黃總點評。
黃江南:
各位朋友下午好!我跟杜廈是發小,在初中就是同班同學,然后杜廈讀研究生,然后做研究,然后下海,然后做生意。我一直是看著他長大的。剛才說是老青對話,我已經是老年人了,在座的是年輕人,現在也是老青對話。
對于杜廈的點評,杜廈講的都是他過無關,沒有講他走麥城,實際上他整個生意場過程中也有很多出問題了,也有很多血和淚的教訓。另外,我覺得今天杜廈有點誤導大家,就像一個得了奧運冠軍的人站在前面說你們沖吧,你們跟我學吧,你們不要回頭看,你們一生都要像我這樣的經驗和走這樣的道路。但是今天是什么?今天是頂級企業家的經驗,很多同志是花很多錢來的,來聽頂級企業家的,無外乎是三部分,一個是了解頂級企業家都干了什么?好奇。第二,想學點什么。既然你是頂級企業家,一定有很多經驗,有很多可學的東西。第三,其實都有一個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我怎么成為頂級企業家,如果大家聽了演講以后成了頂級企業家,三倍費用也可以。杜廈說我成為頂級企業家,你們要跟著我干,你們要激情滿懷,你們要創造,你們要沖。但是我給大家潑冷水,咱們在座這些人,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成不了頂級企業家。因為他是掙錢的,我是研究別人怎么掙錢的,所以他在這發言,我在這點評,別人怎么掙錢呢?有別人掙錢的路數。實際上頂級企業家像奧運會冠軍一樣,他需要具備頂級企業家的素質,也就是說有很多東西是天生注定的,就是有頂級企業家的素質,你如果沒有機遇,沒有條件,不可能成為頂級企業家,但是成為頂級企業家的人必定具備頂級企業家的素質。如果我們并沒有具備頂級企業家的素質,我們也就是當一個體育教師的素質,那我覺得恐怕合理的選擇,是我們按照一個好的教練、一個好的大學老師、或者一個好的中學體育老師來培養我們自己,來訓練我們自己。
梧桐樹資本董事長、高級合伙人黃江南
所以,企業家不是一個模式,小企業家所需要的素質,中企業家所需要的素質和頂級企業家所需要的素質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說小企業家,忠誠、誠信待人、勤勤懇懇,不需要太聰明,有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就可以做的很好,鄰居很信任他,客戶很信任他,做的很穩定,做的很好。反而那種有點小聰明,又沒有大聰明的人,看似比那些誠實做生意的人聰明一點,結果他反而做的不好。也就是小企業家有小企業家的素質要求,小企業家有小企業家的做法,中企業家有中企業家的做法。頂級企業家就有頂級企業家的素質,也有頂級企業家的辦法。
頂級企業家需要什么個人素質呢?第一,一定是極端聰明的人,不是說讀個研究生就可以,不是讀了碩士、讀了博士就可以,不是極端聰明的人都能當企業家。有些極端聰明的很可能當科學家,有的極端聰明的人適合當作家,但是你要成為頂級企業家的人一定是極其聰明的人。說現在有的頂級企業家并不是極端聰明的人,那么有兩個可能性,第一個可能性是扮豬吃老虎,我見到很多大頂級企業家,你一路數過去,有些很外相,直接告訴你我就是企業家,有些人就告訴你我是凡人一個,凡夫俗子,其實你接觸多了,你就發現他確實是極端聰明的人,這是一類看起來不是極端聰明的。還有一類,他雖然不是極端聰明,但是有很強的執行力,但是他背后一定有一個極端聰明的人在指導他,但是這種情況很罕見,為什么很罕見呢?就是兩個人要合體,是很困難的人。像我認為我是極端聰明的人,但是我是不想做具體工作的人,所以我曾經想我是不是能夠指導一些執行力很強的企業家成為大企業家,或者頂級企業家呢?我也做過嘗試。結果一開始還是很聽話,等他做到100多億,也不聽話了,為什么呢?他們就想我都做100多億了,我為什么聽你的?我本身就是很成功的企業家。所以,這種合作有時候也不是很容易長期堅持下去。還有是做了一段時間,我覺得這個人不行,雖然有執行力,但是這個人不值得扶持。所以如果不是一個人有這兩個素質,也可能是一個極端聰明的人在后面指導他,也可能是頂級企業家。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舉個例子,杜廈把企業賣了之后,沒有做高爾夫之前,他提出非常偉大的方案,這個偉大的方案是什么呢?簡單的講,就是把所有做副食、做蔬菜的這些農民、工商通通組織起來,用網絡組織起來,把他們的所有的生產都包了,然后他組織車隊直接從農地到各個小區,到各個飯店直供,把所有中間環節砍掉。所有配送都通過網上實現,這是很好的想法,這個想法僅僅在北京一年就有幾千億的生意。這種方法做了之后,所有中間商就沒有了,菜農就有更高的銷售價,消費者得到更低的商品價,而且他的食品安全可以得到保障,這是很好的,這是天才頭腦想出來的,我認為比高爾夫還偉大。但是,跟我一樣,不想再親自操作了,于乎他需要找一個執行力很強的人,他找的他的兒子,就是剛才的小杜先生。小杜先生說我有我的人生,為什么剛剛干完了我再伺候你一次?我不伺候。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所以小杜先生就拒絕了小杜先生的提議。如果這個東西搞成了,我說你就拿五個億,剩下的錢我給你融,一個北京就是幾千億,全國幾個大城市做起來就是上萬億的產業,比現在的這個家世界不知道大多少。可能又是中國一個首富。但是,就是因為沒有把最好的思想和執行力結合在一起,所以這個是很難做的。
因此,真正做到頂級企業家,他既要極端的聰明,而且就像剛才小杜說的,有很敏銳的商業敏感,這是天生的。杜廈先生從中學開始就理財,當年我們上初中的時候,各年級都有一些最鬧的人不好管,我們把最鬧的人集中在一起成為一個班,其中就有杜先生。他小時候就是鬼才,但是這個班17個人所有作業都是杜廈一個人做,他很聰明,再加上鬼才、鬼道,就是你必須有很敏銳的感覺。頂級企業家一定具備很多頂級企業家的素質,因此在這個方面,我建議大家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包括我們做企業的,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包括學MBA的,就是我適合做什么,在我的條件下哪個是我最高目標,因此我們不要聽我們杜先生說:沖?。〈蠹揖蜎_上去了,沖的結果不但沒有得到一個高的目標,一個中等目標也錯失了。所以,不同企業要求不同素質,不同類型的企業需要不同的做法才是正確的,不是一個模式,我們說今天頂級企業家講,我們都按照頂級企業家的辦,不對,一定錯了。都按照頂級企業家來做種型企業、做小型企業,一定錯誤,一定可能導致失敗。
第二個就是機遇。一個是你自身素質,一個是市場機遇。我們杜先生恰恰在他人生兩次經過無數次失敗,抓住了兩次機遇。一個就是做超市,商業超市。做商業超市并不是他第一個事業,在做商業超市之前他做了很多,包括做馬戲團,包括炒期貨,炒外匯,包括做房地產,包括開俱樂部,開餐館,都做過,有些小成功,包括李寧的皮具廠都是杜先生做出來轉給李寧的。做的很多很多,最后轉到了超市,這是一個機遇,但是機遇到跟前的時候,他敏銳的抓住,用最好的方法做成。所以,這既使是機遇,但是機遇也是給有準備的人,他是無數次失敗之后抓住這個機遇。為什么?因為這個業態當時在剛剛開始,而這個業態又是零售額的最高點,超市是零售業當今世界上最高的一個點,而他又引進國外最好的管理人才和技術,因此他在國內就成功了。但是,大家說男怕選錯行,我們選行是很重要,我們選什么行呢?每個選的行不是哪個行業一定是最好,不是哪個行業一定做好,這個對的行業是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選擇正確行業。杜先生為什么賣出去呢?就是今天零售超市已經不是對的行業,是錯的行業。杜總比較聰明,在最對的時候進入這個行業,在這個行業進入末期的時候他出去,這也叫選對行,能夠走出這個行業也叫選對行,這也需要很敏銳的商業感覺。他如果再晚半年,再晚一個月就完蛋,晚一個月就沒人買他。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在恰恰的時候進去,又在恰當的時候出來,就像買股票似的。其實兩年前、三年前我就說你賣了吧,我幫你賣,因為我是做投行的,他不賣,我能賣很高的價格,我說市場根本沒有這個價格。不行,我就要賣這個價格。后來賣了。就是股票在四千點的時候不賣,五千點的時候還不賣,到了八千點,這個時候別人說肯定可以到一萬點,這時候杜先生說我賣了,結果賣了以后就直奔兩千點去了,這就是他的敏銳的商業敏感。所以他經過摸索之后,就是在這個時代肯定有人成功,不是他成功就是別人成功,那就是選對行。
大家問我們今天什么叫選對行?今天再選零售業一定不是選對行。但是杜廈第二次選對行,我和朱嘉明現在正在研究的一個叫做“觀念經濟學”。什么叫“觀念經濟學”呢?我們以前經濟學都是研究物質生產,經濟學不能回答非物質生產的問題。比如說不能回答古董,不能回答電影價格,不能回答網絡定價,都不能回答。也就是非物質生產的東西,我們以往經濟學解決不了。但是,這個非物質生產的部分越來越大,甚至超過物質生產部門。中國已經將近50%,美國已經到80%以上,這個非物質生產部門,我們在學術上叫做“觀念生產”。觀念生產什么東西的時候,支配這個經濟的主要規律是非物質生產的生存規律,就是觀念生產的生存規律。
杜廈我讓他參加這個研究,他不參加,但是他自己做了,為什么?高爾夫就是一個觀念生產。你說高爾夫是為了鍛煉身體,花300塊錢,花1000塊錢,去到高爾夫球場走向圈鍛煉身體,你花十塊錢到動物園可以走半天,物理是一樣的。所以,高爾夫享受的不是所謂的清新空氣,也不是為了鍛煉身體,他是一種觀念。很多人把高爾夫作為一種交流,那是觀念,不是物質。是身份的表達,我有身份,我是玩兒高爾夫的。這個行業本身就是一個觀念行業,所以他把物質生產和物質流通的產業拋棄了,進入了觀念產業。今天我們現在在座的幾個嘉賓,實際現在做的都是觀念產業,房地產就是觀念產業,房地產其實分三塊,蓋房子的成本是物質生產,每平方米1500塊錢,把房子蓋起來。房子的地理位置是地租,但是這個房子成本和地理位置都不構成房價這么高,那么為什么這么高呢?第三個就是觀念。觀念是什么呢?就是我希望這個房子明天漲價,如果沒有明天漲價這個因素,他絕對到不了五萬塊錢。還是觀念上認為他漲價,所以我才買。所以,房地產的價格是分三塊,最大的一塊不是物質的,物質只是那個成本,蓋房子的磚頭瓦片,它更大的部分是觀念的部分。所以,在北京就很清楚,都是在市區,但是你是窮人區,房子很便宜,但是你在富人區,房子很貴,觀念不同。所以,杜廈在適合的時候又進入了觀念產業。
我們國家現在也就開始進入觀念產業全面發展的時候,為什么進入觀念產業全面發展的時候呢?因為我們現在物質生產已經極大的豐富,你說缺什么?鋼鐵有鋼鐵,皮鞋有皮鞋,襪子有襪子,褲子有褲子,哪一種物質產品缺乏呢?你數出來?沒有。當務之產品都不缺乏的時候,大家再消費怎么消費呢?大家消費就要產生觀念消費,其實在30年以前中國人還沒有吃飽肚子的時候,能吃飽飯是不得了的事情,20年前能穿一個不打補丁的衣服都是一個問題,現在農民工也不缺衣也不缺食。就是我們物質生產的強大生產力已經能夠滿足這個社會的需要了。大家還再富起來要消費什么呢?消費觀念,消費高爾夫,消費電影,消費醫療,醫療是觀念產業。為什么呢?它不是服務,甲大夫和乙大夫服務一樣,態度一樣,甲大夫開出的藥方不治病,乙方的藥方藥到病除,大家買的是你正確的藥方,藥方就是觀念,就是內容。所以說名醫,大家就愿意付錢,一般的醫生大家不愿意付錢。所以不是態度好不好,不是說話是不是溫柔,而是你的產品好不好,你的藥方好不好。梧桐樹資本董事長、高級合伙人黃江南
所以大家說今后我們選對行,什么叫選對行?今后我們國家就要從一個物質生產大國向物質生產以及觀念生產大國轉變,觀念生產是今后整個經濟發展熱點。我舉個例子,咱們現在生孩子600塊錢接到醫院,但是也有生個孩子15萬的,外資醫院。但是實際上大家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呢?得到的不是600塊錢生孩子的條件,也不是17萬的生孩子條件,希望是兩三萬,兩三萬是什么概念呢?農民工現在是四五千塊錢一個月,不到半年工資可以支付他一輩子只生一個或者生兩個,他是有支付能力。這個市場有多大?中國每年生1600萬個孩子,每個孩子支付一萬塊錢,就是1000萬的產業,這就是觀念產業。你說生孩子從600塊錢變成兩萬塊錢,要增加多少護士?增加多少醫生?增加多少就業?所以我們國家今后真正供給不足的是觀念產品供給不足。比如現在醫院,醫療條件供給不足,幼兒園供給不足,這都是觀念,我們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學唱歌、學跳舞、學規矩,這就是希望觀念上武裝自己,但是社會上沒有供給。因此大家要注意選對行,選什么行呢?選符合國家經濟的發展。當然一說觀念產業,IT產業是典型的觀念產業,明天我還要給郭凡生點評,郭凡生開這個會就是典型的、純粹的觀念產業,很掙錢,你也掙了很多錢。
大家要注意了,觀念產業有些是最時髦、最時尚的,比如IT產業,研究微觀經濟學也接觸很多,那是另外一代人,另外一類人,他的價值標準、價值判斷,思維方式完全和我們不一樣,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因為你不是這類人,你去搞都會失敗。凡生也是幾次跟我講,你沒有互聯網的基因做互聯網,不是100%失敗,幾乎會全軍覆沒,就是我的素質不適合做這個行業。但是,像觀念產業發展并不都要做互聯網,是什么呢?是我們很多傳統產品,我們傳統產品上要越來越多的附加觀念價值在傳統產品之上,我們叫什么?叫做復合產品。就是說它是物質產品,它上面又承載了觀念。比如說品牌,阿瑪尼的西裝首先是物質產品,是一套西裝,同時它又附加了阿瑪尼的品牌。附加了阿瑪尼品牌,可能從一千塊錢變成兩萬塊錢。觀念值多少?值一萬九,物質方面值一千。那么就是一個物質產品和觀念產品的復合產品。也就是說我們在座的這些企業家,我實話告訴你們,除非你有特別的能力,你要現在徹底轉行進入觀念產業是很困難的,我也不勸大家試,不像我們老杜說:創新、出發、換行,這個風險很大,可能把你辛辛苦苦積累的東西毀于一旦。所以,我們杜先生雖然很成功,但是別誤導大家。
但是就在我們自己所做的行業,我們自己所做的產品,我們要使我們的產品從單純物質產品變成復合的物質產品,增加附加價值。剛才我給小杜先生提一個建議,小杜先生現在做一個連鎖幼兒園,就是給每一個幼兒園投幾十萬,把現在破破爛爛的幼兒園,用現代化的玩具、座椅板凳裝修起來,變成好的幼兒園,條件好了,收費也可以提高,大家也很歡迎。這樣他這個投資目前來看是很好的,也是很成功的。但是,我提出來,我們不能給幼兒園投資的時候只投座椅板凳,我們要同時投給他培訓,同時投給他教程,同時投給他咱們教育孩子,規范的教育體系。哪怕給他50萬,40萬是物質,10萬是精神的。因為你們的孩子送幼兒園,希望不但是吃的好,不但有玩具,而且能有禮貌,學的有知識,學會唱歌,會跳舞,招人喜歡,這就是要增加觀念的價值成分。因此,我們無論是種型企業、小型企業,各種傳統產品中,以后再發展就沒有純粹的物質產品,所有的物質產品都會變成混合產品,都會變成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復合物,這就是未來的世界,就是世界正在轉變,大的趨勢正在轉變,我們能不能在這個轉變中生存下來,甚至在這個轉變中我們爭取新的高峰,就看我們能不能認識這個轉變是什么。
我們杜先生的行業都轉變了,從很傳統的零售業,在傳統行業的零售業是物質分發,這個已經在傳統行業達到頂尖了,但是畢竟還是傳統行業。一轉身進入了觀念產業,而且高爾夫球這個觀念產業是奢侈觀念產業,也就是觀念產業當中的高端產業。這種高端產業也有不同的,就是你的運動服有李寧的運動服,也有耐克的運動服,我們杜先生選擇的就是耐克,不玩兒李寧了,玩兒耐克,也就是說他的鬼道。不管他是不是認識這個東西,但是他的做法是正確的,就憑著他敏銳的感覺和敏銳的商業判斷,他完成了轉型。當然這個轉型也是因為他有積累,你什么都沒有誰跟他玩兒。“中國杜”就是有現金,當時我看到他咱們拿700萬把人家房子買了,把人家弄的面紅耳赤,我就說他,狠!我們杜先生夠狠!
當然,我們杜先生除了敏銳的感覺之外,他也有他心靈上的問題,因為什么呢?因為在零售行業,特別是超市,那就是以價取勝。因此,成本降低是生存之道,所以他沒有辦法,所有員工都會比較低的工資,不可能給員工很高的工資,如果給員工很高的工資的話,隔壁超市一定把他打敗,這不是他想不想的問題,是他能不能的問題,他要不成為被淘汰的,他就成為狠心資本家。但是,我知道對他來說是很痛苦的,他也跟我說過,這是很痛苦的。他要把它賣掉,他說終于承受這個壓力了,把這個壓力拋給別人了,我認為一定有這個因素之一。他實際做這個方面,在這方面他不能不遵守商業規則,但是他心里上是很痛苦的。哪像做高爾夫,高爾夫是什么?是奢侈產業,凡是奢侈產業大家都可以很幸福,現在我們的IT產業,騰訊所有人都很幸福,工資很高,還有期權,我有一個朋友孩子在那,期權100多萬,那就是行業不同。就是行業不同,他那個行業附加價值就是高,不是拼成本,是拼創意。
所以現在他心里感覺非常幸福,我覺得有很大一點,就是他心靈上對員工的這種感覺終于扭轉了,他很大方,高爾夫球場我買過來,管理團隊都給你們,我一分錢不要,掙的錢都是你們的,團隊說你花多少億買的,一分錢不交你?他說就一個,我在中國賣的會員是我的收入,所有打球收益都是你們掙,去掉成本,剩下都是你們分。所以,他請的都是全世界高爾夫大牌,那些高爾夫大牌沒有這么美好的事情,老板出錢,掙錢是我們的,資產是老板的,掙錢是我們的,老板一分錢不要。但是,只有這個行業模式可以支持這樣的分配方式,不是所有商業模式都能支持這樣的分配方式。所以,他覺得高興了、幸福了,實際上我這個點評就是在給他分析。
還有一點,我也跟他探討,就是他做超市的時候,曾經有一個也是我們班同學,給他打工,很忠心耿耿,進去以后就發現領導貪污點小錢,然后就很效忠他,來告狀,說杜總,誰誰又拿你的錢。杜總根本沒有當回事,過兩天他又說了。后來我說實際你們公司是不是搞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濕鞋,他說哪是濕鞋,帽子都濕了。我說這就是這個商業環境,你換一個人,他照樣給你濕帽子,所以這個就是要從實踐出發,而不是從理論出發,這就是實事求是,這就是商人。但是,我相信他看到這種現象一定是心里很痛苦,現在不痛苦了,我全給你們,掙的全是你們,你們也不用貪了,也不用濕鞋了,也不用河邊站著了,你們進河吧,河歸你們了。所以,做產生產業,做物質生產的,確實像馬克思說的那樣,充滿了壓榨和血腥,而我們未來事業,我們未來的觀念產業則是另一番天地。你不信去看看Google,所有員工都有健身房,所有午餐都是七八個菜,隨便吃。就是在觀念生產的行業,確實就是像馬克思說的,勞動確實是人生的需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我們現在杜總已經進入這個行業了,不僅老杜覺得是很幸福的,他的員工也覺得很幸福,整個行業都很幸福了。
只有什么時候呢?只有我們所有產品上面不斷疊加觀念生產,使它的價值提高,不斷的堆積起來,才能夠真正解放我們物質生產部門這些勞動者,也才使我們所有勞動者在經濟發展,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大家都變成一個非常高興的管理者和非常高興的勞動者,如果勞動者不高興,管理者是不能高興的。所以,我們大家,特別是老板們,只要是自己做管理的人都會有感覺,這個感覺是一個經濟制度問題,只要經濟沒發展到那一步,沒有辦法,天皇老子來了也解決不了。
因此,今天給杜總做點評,第一,是講他怎么樣發展、怎么華麗轉型。第二,我想大家在自己的做法上,我當然也給自己做一個小廣告,我和朱嘉明先生寫了一個觀念經濟學的文章,我們今后也會出這個書,大家如果想對這個了解,可以仔細看看。我們認為中國到了一個經濟轉型的時候,這個經濟轉型現在提就是提高教育、提高生產裝備,我認為有點過頭了,為什么?我們現在產能過剩了,效率越高產能越過剩,所以提高效率并且能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我們并不是缺乏產能,所以提高效率純粹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呢?解決的問題就是提高產品的價值,屬于什么價值呢?物質產品本身所能夠提高的價值是有限的,你這個鞋做成什么樣,原來是一百塊錢,現在做的再好的牛皮兩百怎么樣?三買怎么樣?到頭了。但是,你把這個鞋賣三萬呢?剩下的就不可能是物質的部分,也不可能是物質的提高使他從一百變成三萬,物質提高可以使成本從一百到三百,就可以做非常漂亮的鞋了,或者三百到五百就可以做到非常漂亮的鞋了,但是怎么把價值提高到一千、一萬,還是觀念的價值在里面。
所以,對杜先生一生,從他能取得現在的成就,我認為是兩點。第一,素質夠了。他就是一個頂級企業家的素質。第二,他在正確的時間選擇了正確的行業,又在正確的時間退出了正確的行業,然后又選擇一個正確的行業。就是他成功的兩個基本要素,其他的什么管理、這個那個,誰都會做的。今天就講到這里,明天給郭凡生點評的時候,再講純粹的觀念產業的發展情況。
主持人:
非常感謝黃總。這就是我們頂級企業家的功勛與經驗,領銜經濟學家的理性與評判。在黃老師這我們真實感受到了經濟學家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上午張維迎老師的客觀。今天一天我們分享了兩位企業家,三位點評專家的思想碰撞,我們再次把掌聲送給幾位老師。 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