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受“斷氣”影響,在氣溫低于零下10攝氏度的保加利亞首都,市民乘坐的電車車窗上結滿冰花。 |
近日來,國際能源署公布的最新數字使歐盟憂心忡忡,據悉,他們的老鄰居俄羅斯已取代沙特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輸出國。不僅如此,俄羅斯已是目前世界第一天然氣輸出國,供應著歐盟約1/3的天然氣消費量。俄羅斯的全球能源地位已毋庸置疑。
今年一月的俄烏“斗氣”之爭還歷歷在目,對在數九寒天里被切斷了供暖天然氣數周的歐盟消費者來說尤為刻骨銘心,然而俄烏糾紛冰雪剛融,歐盟卻不得不再次為即將到來的寒冬憂愁——成為全球能源巨頭的俄羅斯會否發力,利用其優勢加緊控制對歐能源出口,甚至于再次引發能源沖突,上演“冰冷往事”。
出于能源安全特別是地緣政治的考慮,歐盟對俄羅斯外交政策的“能源外交牌”頗為敏感。他們認為自己的擔心是有理由的——去年,OPEC宣布為應對金融危機削減產量,俄羅斯2008年12月也暗示會仿效OPEC,但在西伯利亞新油田投產后,俄羅斯2009年第二季度的石油產量卻大幅提升。對此,俄方能源部長什馬季科表示,認為俄羅斯不守規則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俄方從未對OPEC負有任何義務也未做出過任何承諾。有關分析認為,俄方做法會導致俄方與其他產油國關系緊張。俄羅斯目前在北極地區推出一個新油田開采項目,或從OPEC手中獲得更多市場份額。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阿列克謝·米勒稱,OPEC已無法再操縱世界石油價格,當前油價在每桶70美元左右。
不過,米勒否認會把石油和天然氣用作政治武器,他堅信俄羅斯將是可靠的能源供應商。他強調,俄烏的良好關系直到12月份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但在明年烏總統大選后的兩周可能會出現危機,因為選舉過后有可能政局不穩,但烏同行表示將會拿出2000-3000萬儲備金支付直到年底的天然氣供應。許多分析認為,俄烏將因能源再次產生摩擦,夾在其中的歐洲不可能幸免。
俄羅斯政府大力推行務實外交政策,為強國復興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本國豐富的油氣資源無疑是威力巨大的地緣政治武器。有分析認為,俄謀求通過俄歐安全利益捆綁,解決北約東擴、部署反導系統等一系列問題,為俄大國崛起打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為促使歐盟重視并且響應俄羅斯的設想,俄一方面加強與歐盟磋商,另一方面通過與烏克蘭在天然氣上的爭斗顯示俄對歐洲不可或缺的價值。
對歐盟來說,獲得穩定的能源供應是近年來能源安全的重點之一。歐盟能源對外依賴嚴重,進口渠道過度集中的現狀是其能源安全的最大軟肋。為擺脫被動局面,歐盟積極推行天然氣進口多元化政策,以降低能源供應的政治風險,保證能源安全乃至地緣政治的競爭力。
冰雪覆蓋的俄羅斯大地有著冰一樣堅強的內心和烈火樣的豪情,強勢崛起的步伐不會因外界的風雪而踟躕,然而能源糾紛一旦再起,歐盟各成員國能否經得住又一次的寒冷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