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投資開發環保燃料船用發動機,實現LNG燃料艙國產化,LNG船空前的訂單潮和樂觀的市場前景吸引了眾多船廠,但擁有大型LNG船建造能力和業績的日本最大船廠——今治造船卻不為所動
投資開發環保燃料船用發動機,實現LNG燃料艙國產化,LNG船空前的訂單潮和樂觀的市場前景吸引了眾多船廠,但擁有大型LNG船建造能力和業績的日本最大船廠——今治造船卻不為所動,而是將目標聚焦在LNG動力船上。
9月26日,今治造船宣布與日立造船株式會社簽署了基本協議,將在日立造船剝離船用發動機業務而成立的新公司中獲得35%的股份。這家新公司預計將在2023年4月開始營業,由日立造船持股65%,今治造船持股35%,主要從事船用發動機的制造和售后服務。
今治造船指出,出資日立造船的船用發動機子公司是因為認識到“迫切需要開發新一代燃料兼容的發動機,以實現零排放船舶。”
今年7月20,今治造船在東京都內召開會發布2021財年(截止2022年3月31日)的業績。會上,社長檜垣幸人在談到LNG船建造時表示,將首先專注于建造LNG動力船。他解釋稱:“目前客戶正在尋求LNG動力船。如果建造LNG船,只能在集團其中一家船廠建造,每年能夠交付四艘左右。而LNG動力船的建造工作可以分散到三家船廠,因此有能力乘此機會接更多訂單。”
檜垣幸人介紹,今治造船累計建造過5艘薄膜型LNG船,其中最近的是在2018年交付的兩艘,當時參與建造的員工現在分散在三家船廠,從事十余艘LNG動力船手持訂單的建造工作,因此“若要建造LNG船,我們必須再把這些員工重新集中到一家船廠”。
盡管否定了短期內建造LNG船的可能性,但他依然表示,今治造船不會停止LNG船建造業務,“如果未來這一市場有很強的吸引力,我們會開始接單建造”。
按照計劃,今治造船將于今年年內在丸龜事業本部西多度津事業部開始自主生產用于LNG動力船的燃料艙,預計每年能夠建造12個LNG燃料艙,通常而言每艘船需要2個燃料艙。
LNG燃料艙國產化是今治造船的一個主要目標。此前,由于LNG燃料艙自主制造費用較高,以今治造船為首的日本船企大多選擇采購中國制造產品,缺乏生產實績,也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和設施。
去年7月,今治造船表示,計劃將LNG動力汽車運輸船和散貨船列為重點銷售的船舶類型,并考慮將LNG燃料艙的建造工作從中國轉移回日本國內,盡快實現自主生產。今年3月,今治造船與與香川縣多度津町簽署了合作協議,計劃在西多度津事業部開展LNG燃料艙制造工作,預計將在2023年開始供應。
今治造船專務檜垣清志指出:“LNG燃料艙的自主制造是為了滿足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這三大日本行業巨頭的期望,這三家公司在今治造船與日本造船聯合(JMU)的合資公司日本船廠(Nihon Shipyard)批量訂造了一系列LNG動力汽車運輸船。這也表明,我們決心旅行作為日本造船廠的制造責任,而不是依賴中國進口。”
今治造船成立于1901年,是日本最大的專業造船企業,從事各種環保型船舶建造。 今治造船以瀨戶市為中心擁有10家國內船廠,在全球擁有一流的市場份額,并連續19年成為日本最大的造船廠,自成立以來已建造了2800余艘船舶。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根據今治造船披露的數據,在過去的2021財年里,今治造船通過合資公司日本船廠承接了多達129艘新船訂單,創下了有史以來接單量次高紀錄。在環保法規日益嚴格的背景下,LNG動力汽車運輸船和散貨船的訂單量不斷增加。
2021財年,今治造船全年船舶建造量達346萬GT,相比2020財年的342萬GT增加了1%。雖然銷售額同比下滑2%至3652億日元,但今治造船仍然確保了全年最終盈利。不過,今治造船沒有公布具體的利潤數字。
展望未來,隨著占建造成本20-30%的 鋼材價格 持續上漲,可能會對今治造船2022財年開始的業績造成一定壓力。檜垣幸人直言:“我們正處于一種兩難境地,我們無法從船東那里獲得反映材料和設備價格上漲的船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