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聊聊天然氣漲價給世界帶來的連鎖反應這個話題。眾所周知的原因,最近天然氣價格在不斷上漲。首先是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在俄羅斯把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的輸氣量降低到之前的20%之后,重新回到了快速上漲的軌道。全球的天然氣價格是個聯動的,歐洲的價格上漲了,亞洲的行情自然也就被推高了。
主要面向亞洲國家的液化天然氣價格已經一度突破了每100萬BTU50美元的大關,這個BTU是英國的熱量單位,用于計量天然氣的價格,說50美元可能大家沒有概念,如果我說這個價格已經超過了俄烏沖突爆發之后在3月上旬的最高點,想必您就知道這問題的嚴重性了。
大家知道,這液化天然氣主要用于發電和取暖,已經立秋了,冬天要不了多久就到來了,無論是歐洲國家還是日本、韓國,在冬季都需要來自天然氣的采暖。所以各國往往選擇在夏天天然氣價格低的時候大量儲備天然氣,在冬季使用高峰的時候拿出來用。在往年夏天的時候,天然氣價格都比較低,比如在2019年我們十分十分懷念的一年,夏季的平均價格每100萬BTU只有5美元。
但是今年在特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下,2019年的天然氣價格同樣是讓全世界十分十分懷念了。現在的價格行情已經漲到了往年的近10倍,最大的動力來自于歐洲市場。受到對俄羅斯斷供的擔憂,對于歐洲的天然氣價格有標桿意義的荷蘭TTF一度漲到了每100萬BTU66美元。在此之前歐洲暴漲的天然氣價格本來已經有所回落,現在這個價格已經足足是6月份低點時候的2.7倍。
在亞洲市場,各主要進口國眼看著如此嚴峻的價格上漲形勢,不得不在高價的檔口去搶購天然氣。比如日本韓國為了冬季的需求高峰不得不去在高位擴大進口量。天然氣價格的暴漲毫無疑問會給各國的經濟運行帶來成本上的壓力,咱們之前在節目中講了,德國現在由于面臨著天然氣被斷供的風險,已經把國內的預警級別就差提到最高了。如果提高到最高等級,那就意味著天然氣將會被限量供應,當然供需都出現缺口了,漲價就更不用說了。現在德國的電費價格、天然氣價格已經到了讓人乍舌的高位,很多低收入家庭不敢用電,不敢使用燃氣灶。
居民況且如此,那大量用電的生產型企業自不用說,生產成本跟著能源價格在上漲。像韓國和日本也是如此,盡管沒有像德國那樣出現實質性的供需缺口,日本和韓國的天然氣進口來源更多元化,并不是單一依賴俄羅斯,人家主要使用進口的液化天然氣,但也那也架不住天然氣價格飛漲,硬著頭皮也要買,不買冬天就要挨凍,就要停工停產。天然氣價格的上漲讓日本和韓國的發電成本在膨脹,對于本來就處于很脆弱狀態的日本韓國經濟,生產成本的上漲一定是個壞消息。
然而,處境更糟糕的其實還不是日本韓國,包括德國等歐洲國家,這些發達國家盡管在能源上依賴天然氣,天然氣漲價讓成本激增,但畢竟它們還有辦法。當然德國可能比較麻煩,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程度太高,一時半會兒找不到替代能源。可日本韓國這些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度不高的發達國家,只要肯多花點錢,還是能買到天然氣的,經濟的正常運行其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經濟的增長速度或者復蘇的速度會受影響,可還不至于造成災難。
處境最糟糕的是那些依賴天然氣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據媒體報道,巴基斯坦今年上半年它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只有370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0%以上,原本打算在三季度購買的70萬噸液化天然氣,因為價格太高買不起,只能放棄。巴基斯坦現在手里已經沒有足夠的外匯去進口天然氣。
前一段時間我們都在關注斯里蘭卡的國家破產,其實類似的危險在很多發展中國家都存在。就像咱們個人一樣,一個國家它進口外國的物資商品都需要花外匯,如果自己無法獲得足夠多的外匯,那就沒辦法開展正常的進口活動。大一點兒的國家還好說,國內可以找到替代物,天然氣沒有了我自己能產煤炭,也能頂一頂,可以把寶貴的外匯集中起來去買一些不得不進口的急需物資。
可小國就不一樣了,小國抵御風險的能力很弱,像斯里蘭卡,手里外匯不夠用了,甚至連面包和燃料都成問題,整個社會的基本生存條件都會面臨危險。如果說天然氣漲價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是發展受到影響的話,那么對于很多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那些小國它們面對的將會是生存的危機。
你像巴基斯坦它的發電能源中有近一半要來自天然氣,如果沒有足夠的外匯去進口天然氣,毫無疑問整個社會的正常運轉都會出問題。我看有媒體報道說,在很多依賴天然氣發電的發展中國家,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是半天供電,半天停電。這種情況別說經濟發展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都無法保障。
說到這里,大國就有大國的優勢了,印度半年來已經出現高額貿易逆差,面對大宗商品和能源價格的保障,自己手里的外匯已經出現短缺了,但印度在供電上主要使用的是本國產的煤炭,人家至少不會因為沒錢買天然氣而停電。如果國際能源價格這樣繼續上漲下去,未來不能回落,那么很多發展中國家的處境將會更加艱難,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什么意思呢?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依賴出口初級工業產品賺取外匯的國家,比如出口服裝鞋帽的國家,由于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生產成本上漲,甚至導致電力短缺帶來的停工停產,這樣一來它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就會下降,市場份額就會減少,賺取的外匯就會變得更少,反過來這就將導致它們進口能源的能力下降,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
我看有媒體報道,現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紡織業就陷入了這種困境當中,由于天然氣供應短缺導致電力短缺,7月份的紡織品產量已經下降了一半,利潤如何先不講,這樣將會永久性的喪失掉原來的國際市場。
這種局面對于今天的國際形勢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很可能會瓦解掉今天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要知道如今能源價格的暴漲,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封鎖。俄羅斯這個超級能源供應商被硬生生地排除到了國際能源市場之外,這是導致國際能源價格暴漲的直接原因。如果當全球廣大發展中國家難以承受高價能源的時候,結果會如何呢?它們還會遵從于西方的制裁淫威嗎?要知道,俄羅斯已經跟印度、土耳其、包括我們中國開展了大規模的本幣能源貿易直接結算,這些國家會不會參與進來呢?我們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