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石油行業未來發展,一個全新的油氣時代正在來臨。
日前,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了2022年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工作推進會,動員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國內油氣生產主體,大力推動油氣相關規劃落地實施,以更大力度加大勘探開發投資。
這其中,非常規資源的加速開發再次被提到了關鍵位置。
巧合的是,剛剛過去的7月,國內“三桶油”無一例外,全部在非常規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以中國石油為例,在中國石油天然氣新增探明儲量評審視頻會上,長慶油田青石峁氣田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正式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標志著寧夏首個千億方致密氣大氣田的誕生,這也是鄂爾多斯盆地西緣近三十年來最重大的勘探發現。
回溯過往,一路走來,千億方致密氣、千億方頁巖氣、10億噸級頁巖油……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頻頻發現,以及國家頂層設計的重視,正揭示一個飛速發展的非常規油氣時代的到來。
01
中國油氣開采加速邁向非常規時代
談起非常規油氣開發,中國石油業最初的代名詞可能更多的是追趕者。
在大洋彼岸,美國得益于大型水力壓裂技術的突破,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大規模開采頁巖氣資源。短短十年間,美國頁巖氣產量從2000年的110萬億立方米提高到2009年的824.6萬億立方米。借此,美國天然氣產量超過了俄羅斯,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
頁巖氣的突破僅僅只是一個開始。2010年,伴隨水平井多段壓裂技術的突破,美國頁巖油順勢崛起,產量突飛猛進。2021年,美國頁巖油平均產量已經高達720萬桶/日,約占本國原油總產量的64%。
實際上,不只是美國頁巖革命。21世紀以來,全球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包括加拿大油砂、委內瑞拉重油、澳大利亞煤層氣……
而相較于國際市場,中國非常規油氣研究和開發起步較晚,開發初期困難重重。
以頁巖氣勘探開發為例,當時由于缺乏地質資料和開發實踐經驗,國內只能與國際石油公司合作探索,直至“十二五”期間,國內學者才初步建立起了頁巖氣勘探開發理論技術,這比北美地區晚了整整一二十年。
2010年,中國石油才鉆下了第一口頁巖氣井——威201直井,拉開頁巖氣自主創新發展的序幕;2012年,中國石化焦頁 1HF 水平井試獲20.3萬立方米/天的高產工業氣流,發現了我國首個大型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
如今,經過10余年的攻關探索,中國非常規油氣開發的“困境”隱隱發生了轉變,貼在身上的各種標簽也漸漸褪去。
川南頁巖氣田井場
今年6月,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成果鑒定會上,中油測井自主研發的“先鋒”橋射聯作技術被認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為國內非常規油氣開發技術取得突破的代表之一。
除了技術進步,就實際勘探開發效果而言,中國非常規油氣也實現了質的飛躍。
當前,我國已成為繼美國、加拿大之后第三個完全掌握頁巖氣開發成套技術和實現頁巖氣商業開發的國家,頁巖氣產量從2013年的僅2億立方米左右,增長到2021年的230億立方米。
對比頁巖氣,國內致密氣的開發步伐更加超前。2012年,我國致密氣產量已超過300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產量的1/4以上。截至目前,我國建成了以鄂爾多斯盆地蘇里格、四川盆地川中、松遼盆地長嶺為代表的致密砂巖大氣區,成為我國天然氣生產的重要主體。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致密氣、頁巖氣、煤層氣的產量占國內天然氣總產量的44%。未來一段時間,非常規天然氣將成為產量增長的主力軍,2030年占比有望超過50%。
可以說,從定位上,我國油氣勘探開發已經實現從常規油氣向非常規油氣的跨越式發展。
02
因技術而加速
世間從來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有的只是厚積薄發的沉淀。
美國頁巖革命的成功,離不開水平井鉆井技術、水力壓裂技術的突破,中國油氣開采短短10余年間加速邁向非常規時代,同樣離不開經年的技術累積和核心科技的自立。
以在油氣開采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射孔技術為例,對于常規油氣田的開發,只要將射孔槍下至預定深度,通過一次點火,射孔彈射穿油氣井的套管和水泥環,就可以建立儲層和井筒之間的油氣流通通道。
可是,這種常規射孔技術卻不適用頁巖油氣等非常規油氣的開發。
通常,非常規油氣的儲層像磨刀石一樣致密,儲層內油氣流動性差,只有通過大規模多級壓裂改造才能獲得較好的采收率。為了配合多級壓裂,需要先對地層進行橋塞分段,緊接著進行射孔分簇,以便每一次壓裂的能量都能集中在一“段”地層上,達到逐個擊破的效果,這種將分簇射孔及橋塞分段兩項工序整合在一起的工藝被稱為橋射聯作技術。
直到今天,橋射聯作技術依然是頁巖油氣、致密油氣等非常規油氣規模效益開發的關鍵手段。
可是,時間回到2009年之前,當時這種技術被少數西方巨頭所壟斷,國內屬于空白,非常規油氣井的射孔作業只能花費高價交給國外來做。
橋射聯作施工工藝
一直到2009年,中油測井開始自主研發橋射聯作技術,科研團隊在完全沒有任何借鑒的情況下,從實驗室設計到現場應用,一點點摸索,嘗試在水平井內由一級點火變成兩級點火,逐漸增加至多級點火,并逐一融入橋塞坐封等工藝,打造出了國內首套橋射聯作技術——“先鋒”橋射聯作技術。
2010年7月,中油測井橋射聯作技術在中國第一口頁巖氣井威201井完成首秀,日產氣達2000立方米。至此,中油測井橋射聯作技術算是真正打破國際壟斷,更是將國內市場原先高昂的橋射聯作作業成本“打”了下來。
顛覆平庸,在技術上持續精進。2012年2月,中油測井在富順—金秋反承包區塊與殼牌中國公司迎來第一次合作,研發團隊結合區域地層特性,運用“先鋒”橋射聯作技術,不僅圓滿完成4個層位的射孔作業,獲得優質產氣效果,更是將作業方要求的下井次數減半。
一戰成名天下知,中油測井的“先鋒”橋射聯作技術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市場認可,雪佛龍、中國石化等公司紛紛拋來橄欖枝。自此開始,國內掀起了非常規氣藏開發的熱潮,蹚出了一條非常規氣藏勘探開發的新路。
03
今非昔比的中國石油業
從常規油氣到非常規油氣,從中國陸相貧油到全球前5大原油生產國,中國石油業早已今非昔比,不再只是追求“能做”,而是趨向于“做好”。
過去幾年,伴隨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深入以及國際油價的起起伏伏,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國內油氣生產主體,開始全面推動資源勘探開發的提質增效。
挑戰之下,已率先掌握“橋射聯作”技術的中油測井,沒有躺在歷史的功勞簿上,而是選擇繼續對“先鋒”橋射聯作技術進行升級換代。
2018年年底開始,中油測井研發團隊潛心攻堅,本著提升射孔作業能力、時效、效果的原則,對橋射聯作技術系列進行大規模改造。
終究功夫不負有心人!2021年底,中油測井研發團隊打造出了以“地面模塊化裝配、井口快速換裝、全井筒高效輸送、等孔徑多簇射孔”為特色的橋射聯作技術2.0,將國內橋射聯作技術提升至國際領先水平。
國內首套模塊化分簇射孔器
這其中,中油測井創新研發的模塊化分簇射孔器、插拔式射孔快速連接井口裝置、速裝橋塞坐封工具、電動液壓坐封工具,以及全井筒高效輸送等技術,使得作業更安全、操作更簡單,橋射聯作實現全工序提速提效。
以模塊化分簇射孔器為例,該射孔器采用國內首創的無導線觸點式設計,將每簇射孔器21個部件優化為6個模塊單元,縮短選發模塊長度90%以上,電纜一次下井射孔能力由20簇提升至100簇,實現分簇射孔器“搭積木式”快速裝配,節省裝配耗時60%以上,從根本上解決了常規分簇射孔器連接導線多、裝配易出錯、下井管串長等技術難題。
目前,中油測井攻關設計了73型、80型、89型等五種型號的模塊化分簇射孔器,最高承壓指標及種類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可滿足川南、長慶、新疆等非常規油氣區塊不同工況下多簇壓裂改造的高效實施。
不僅僅是射孔器材和工藝的升級,中油測井研發團隊還不斷創新完善技術體系。
射孔地質工程一體化應用平臺界面
經過5年多的探索,中油測井研發團隊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套具備射孔全工序優化設計能力的射孔地質工程一體化應用平臺,平臺根據油氣井的地質條件、油藏特征、井筒環境和壓裂需求,智能模擬優化射孔方案和射孔參數,為每一口井“量身定制”射孔器材和施工工藝,保障油氣田增儲上產。
正是攻克一系列技術難題,中油測井打破瓶頸走在了行業前沿。
04
創新打開油氣新天地
堅持技術創新,讓中國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之路越走越寬!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2015年發布的評估報告顯示,我國非常規油氣資源豐富,頁巖氣技術可采資源量31.6萬億立方米,位居全球第一;頁巖油技術可采資源量43.52億噸,位居全球第三。
川南地區不同埋深資源量餅狀圖
這其中,可動用開發的高成熟度頁巖油以及絕大多數頁巖氣資源均位于盆地深處。以川南地區為例,該地區埋深小于3500米的頁巖氣資源量約為1.3萬億立方米,僅占總資源量的13.5%,而埋深3500米以深的頁巖氣資源量約為8.3萬億立方米,占地區總資源量的86.5%。
以往,這些深層非常規資源難以開發動用,如今,在技術的加持下有望逐步被撬動。
秉承“為甲方創造價值”的理念,中油測井針對川渝頁巖氣、新疆頁巖油開發逐漸轉向深層的現實,研發推出了深層橋射聯作技術,可有效保障井深8500米、井底溫度175攝氏度、作業壓力175兆帕的深層水平井的安全施工。
目前,中油測井升級的深層橋射聯作技術,已成為川南地區瀘州、渝西區塊深層頁巖氣開發的技術利器。以埋深超過3800米、井溫超過140攝氏度的X203Y6A平臺井為例,中油測井深層分簇射孔平均單段作業時效2.7小時,支撐了日均施工3.24段、單日最高施工5段的高效壓裂施工,創造了川南深層頁巖氣井橋射聯作的新紀錄。
與此同時,為了提升壓裂改造效果、提高資源動用率,中油測井還研制出了等孔徑射孔技術,將孔徑標準偏差由31%降低至6%,提高了射孔孔眼的一致性,能夠保障各射孔孔眼壓裂時均衡進液,提高儲層改造效果。
源于專業,中油測井等孔徑射孔技術自推出以來備受客戶認可,成為川南頁巖氣、致密氣開發的標配技術。在1000余井次的應用實踐中,等孔徑射孔技術平均降低射孔孔眼摩阻8%以上,降低施工壓力和破裂壓力5%以上,提高注液量和加砂強度6%以上,為非常規油氣藏的高效動用創造了孔道條件。
技術創新賦予行業底氣,多年來的技術發展讓非常規油氣藏的勘探開發被寄予厚望。
各大油氣田規劃顯示,到2025年,大慶油田頁巖油年產量將達到100萬噸以上;長慶油田頁巖油年產量將超過300萬噸;西南油氣田頁巖氣產量將超過220億立方米;青海油田將力爭建成百萬噸頁巖油開發示范區;勝利油田將建成頁巖油年產能100萬噸,在45美元/桶的油價下實現效益開發……
創新不停,發展不止!中國非常規油氣開發攻克了一道道難關,儼然闖出了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