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創效活動開展以來,該廠針對疫情防控、設備老化、管網風險高、市場拓展競爭力大等生產經營實際,積極采取精管精維降本減費、安全生產本質保效、拓展市場外部創效措施,1-9月份實現效益收入2.854億元,各項生產經營指標超計劃運行。
精細管控點滴創效
“管理一個單位就像經營一個家庭,一定要學會精打細算。給‘家里’買的東西既要經濟實惠,還要經久耐用。”許現西一語道出了精細管控、點滴創效的秘訣。
文留輸氣管理區是該廠“虧損板塊”中的一個單位。這個區將生產經營環節精細化管理作為扎實推進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把“過程管控精細化”理念融入到生產的每個環節,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實施流程改造、提升設備運行質量和生產組織能力等措施,細化檢修、考核、質量等日常生產經營工作,做到生產組織精準、數據信息精確、考核過程精細,對各項工作有計劃、有落實、有考核、有獎懲,使精細化管理逐步規范化、制度化,為點滴創效持續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大型壓縮機組易損件更換是該區經營費用里面的“大頭”。該區班子成員認真審查分析經營成本報表,經過縝密思考、綜合梳理,推出了易損件“篩、修、訂”管理之道。組織技術人員橫向、縱向對比“篩選”進排氣閥等易損件的質量和使用壽命,派遣技術骨干到廠家、維修單位學習易損件的自主更新的“維修”方法,成立易損件國產化“修訂”改造技術團隊立項攻關,成功實現11種類易損件國產化。
這個區綜合開展易損件算“性價比賬”、生產運行算“收支平衡賬”、內部挖潛算“扭虧盈利賬”的做法,節約了成本支出,提升了管理效能。
全面提升安全保效
“沒有安全,就沒有效益。不安全就不生產,冒著風險掙不安全的效益堅決不干,容不得一絲馬虎和懈怠。”該廠安全總監孫東升理直氣壯地說。
為確保安全保效,該廠扎實組織開展“全面排查、全面整改、全面提升”和“五學五查十抓”安全治理活動,創新“安全隱患隨手拍”群眾性安全排查,強化“現場視頻監控”無盲點追查,抓實“三不兩直”無縫隙督查,讓隱藏在墻角旮旯的安全風險隱患全部曝光在“陽光”下。面對潛在的安全隱患,以“接受任務不講條件、完成任務不打折扣、面對困難不找借口”的執行力,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再大的阻力、再大的投入,決不退縮,即時整改,不留尾巴,不留遺憾,夯實了安全生產基礎。
輸氣管網整體老化是該廠最大的安全隱患。該廠按照時間節點穩步推進管網安全風險治理的同時,在擔負管網監護任務的巡線大隊全體隊員中,深入推廣“巡線日志”工作法,對各輸氣干線、氣井及單井管道進行全面梳理,承包到每名隊員,詳實記錄巡查范圍、巡查時間、發現問題、整改情況、巡護建議,做到巡查路徑經得起追溯審查,調動了隊員“我的轄區我負責”嚴細實工作作風明顯轉變,隱患發現整改及時率100%。
劉順利是東濮采氣管理區一名井站巡查工。9月16號凌晨四點,在對東濮4號站例行巡檢過程中,聽到輕微的“呲呲”聲,仔細辨認排查發現,文側108井進站生產管線出現穿孔,立即采取關閉流程、放壓減壓措施,化解了一起安全事故。9月份,他所在的巡查班發現整改隱患11次,用“工作細心”換來了“安全放心”。
搶抓機遇拓市增效
“我們1-9月的外部市場收入再創新高,累計增效2.1249億元,為全廠完成年度攻堅創效指標提供了保障。”該廠副總經濟師、外部市場管理室主任王宏偉興致勃勃地說。
為搶回因疫情防控貽誤的市場,該廠在廣泛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創新開展電話聯絡、微信溝通、網上投標、視頻競標、連線面試等方法,做到與甲方溝通不斷線、交流無障礙、洽談不停步,上半年如期續簽合同文本23份,簽訂合同額3億余元,新增合同額近1000萬元。
下半年,該廠固化成功的經驗和做法,搶抓國家管網組建運行和中石化中原儲氣庫群、蒙西管道、青寧管道、粵東LNG項目建設等重大機遇,不斷建立完善以信息搜集、招標投標、技術支撐、運行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和后勤保障等為主要內容的標準化項目運營模式,加強市場定期綜合分析評估,科學研判市場潛在經營風險,及時掌握市場變化趨勢,成功開拓安徽徽商、蒙西管道、粵西管網3個項目,新增合同額1600余萬元。
9月13日,該廠6名技術人員先期奔赴位于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境內的川氣東送管道安徽段駐地,現場參與三個月的前期投產。投產期過后,還將選派40名員工為宿松支線工程投產保運提供技術服務。
9月30日,該廠與粵西管網有限公司簽訂了75人的輸氣操作技術服務合同,全面承擔甲方途經湛江、茂名等2個地市轄區內110公里天然氣管道及沿線4座輸氣站場的生產運行及管道保護技術服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