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rawl.ws.126.net%2Fimg%2F931413c05d72d8d4387aea0722736b74.jpg&thumbnail=690x2147483647&quality=75&type=jpg)
本月初,韓國現代三湖重工宣布,該公司已向新加坡東太平洋航運公司交付了全球第一艘超大型液化天然氣集裝箱船。未來,這可能成為液化天然氣動力船的頂峰成就。今年,新冠病毒大流行使人們缺少了對另一個重大事件的關注——國際海事組織起草的新的低排放燃料要求已生效。煉油商一直在為海事組織2020年排放標準做準備,液化天然氣生產商也準備好為迎接這一新的需求來源而提高產能。然而,新冠病毒大流行粉碎了對所有燃料的需求。
但是對液化天然氣的需求將會長期存在:今年2月,SEA-LNG表示,訂購液化天然氣的船舶在12個月內增長了50%。該組織指出:液化天然氣在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過渡中發揮了作用,并增加了全球港口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基礎設施。液化天然氣行業內部人士表示:全球液化天然氣動力船隊將在未來十年內翻一番。
路透社本周早些時候報道:全球共有80,000艘注冊船舶,但其中只有不到400艘使用液化天然氣作為燃料。這簡直是滄海一粟。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全球液化天然氣加注業務負責人稱:到2030年,由液化天然氣驅動的船舶數量可能會增加到1,000艘。
歐洲已經是把液化天然氣作為燃料的領先者,除了歐洲以外,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將在未來幾年看到對清潔燃料的需求。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rawl.ws.126.net%2Fimg%2F71a30d09caeefd05df657c9f83cef845.jpg&thumbnail=690x2147483647&quality=75&type=jpg)
摩德·雷夫·穆罕默德·拉姆利(Mohd Rafe Mohamed Ramli)在一次行業盛會上表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擁有同樣的海上交通能力。僅馬六甲海峽,每年就有超過80,000次過境,因此這是一個巨大的服務市場。”
他補充說,價格以及排放標準將成為這種上漲背后的推動力。這也許不是一些高成本的液化天然氣生產商現在想聽到的,但實際上,過冷燃料的價格被視為對其長期需求的關鍵。
石油經濟學家亞歷克斯·福布斯援引業內人士的話說道,上周,在Gastech虛擬峰會上,買賣雙方都同意,如果液化天然氣要在從高排放到低排放的過渡中扮演主角,那么它的價格必須合理。液化天然氣的最大機遇是替代亞洲煤炭。但前提是液化天然氣價格足夠便宜。
航運部門的長期需求似乎也是如此。達飛輪船是韓國造船巨頭現代三湖集團為新加坡航運公司建造的六艘集裝箱船之一。第一艘是法國集裝箱運輸公司達飛輪船租用的。其余的租給了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必和必拓。隨著托運人在遵守新的排放規則方面幾乎沒有選擇,更多的情況將接踵而至:低硫燃料油,硫磺洗滌器或液化天然氣。隨著液化天然氣的大量新產能投產,價格很可能會長期保持在較低水平,這足以增加更多的液化天然氣船舶訂單。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rawl.ws.126.net%2Fimg%2F6636d0463e66f379a3d15c8e53dfb244.jpg&thumbnail=690x2147483647&quality=75&type=jpg)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對此感到滿意。環保智囊團于年初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液化天然氣實際上并不比柴油環保——因為它會排放甲烷。的確,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強得多的溫室氣體,一旦釋放到大氣中,它的散發速度就會更快,這使得它的短期影響更大。
盡管有這樣的反對聲音,但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使用液化天然氣船,不僅僅是為了證明他們也在變得更加環保。必和必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家世界頂級礦業公司已從東太平洋航運公司租用了五艘液化天然氣動力散貨船,將鐵礦石從澳大利亞運往中國。
總部位于新加坡的航運公司首席執行官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的新聞時說:“這些船只在2022年交付時,它們將是整個干散貨船隊中最清潔以及最高效的。”東太平洋航運公司正在通過其船隊增加液化天然氣燃料船舶以預測未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