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22日訊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謝燕麗 通訊員 余勇 潘嘉穎)“盼了很久,終于能用上安全的天然氣了。”家住光明區鳳凰街道塘尾社區的李阿姨一想到再也不用扛液化氣罐爬樓了,言語中流露出欣喜之情。近日,一條嶄新的燃氣管道鋪設在塘尾村高墩五巷10號民居外墻上,這棟數十年樓齡的舊式居民樓,終于邁進管道天然氣入戶時代。
據了解,天然氣是清潔、高效的低碳能源,相較于液化氣,天然氣可以降低30%以上的用氣成本,同時比較安全。加快推進使用天然氣,既能有效促進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生態環境,又能滿足人民群眾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截至目前,鳳凰街道所有城中村實現了天然氣管道“村村通”,燃氣管道已覆蓋甲子塘村、張屋村、塘家村、塘尾村、東坑村、瓦窯頭村和面前嶺村等城中村,惠及5.62萬戶,燃氣管道建設總長度約17公里,管網覆蓋率達到97.8%,其中甲子塘村已有2000多戶居民點火通氣。
鳳凰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天然氣管道是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的工程,更是一項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惠民工程,力求做到每家每戶“應裝盡裝”。鳳凰街道將強力推進管道燃氣建設這項民生工程,不斷完善“毛細血管”,加快探索入戶“先安裝、后繳費”模式,在社區建立“清瓶行動”長效溝通聯絡機制,實施通氣點火一戶、清瓶一戶,杜絕天然氣和液化氣“兩氣混用”,消除燃氣安全隱患,保障轄區居民用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