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來自阿肯薩斯、路易斯安那、俄克拉荷馬和德克薩斯等州的10名美國民主黨和34名美國共和黨議員向能源部部長朱棣文聯名上書,催促他加快液化天然氣(LNG)出口設施的審批程序。
在聯名信上署名的議員代表的不是油氣生產歷史悠久、產量豐富,就是石油化工發達的地區。然而隨著頁巖氣技術的發展,從美國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到西部的落基山埋藏著的豐富頁巖資源陸續得到開采,美國本土的產油產氣地區大大增加,美國天然氣產量出現過剩。
“美國部分地區激增的頁巖氣產量迫使我們不得不思考其它出路,比如尋找國際買家以緩解不斷增產的壓力。”聯名信中如是寫道。“天然氣生產過剩的直接后果就是天然氣價格暴跌,美國本土氣價已經跌得不能再低了。”德州共和黨議員格林說。
上述議員表示,之所以抱團向能源部施加壓力,是因為政府目前的審批進程太拖沓,“耽誤了寶貴的時間”。“我們都認為,已經到了非加快LNG出口設施審批程序不可的地步了,出口LNG是美國目前最重要的能源戰略。”
議員們堅信,每個出口LNG的港口都會創造成百上千個工作機會,并引來幾十億美元的投資。“但如果能源部在審批上一拖再拖,投資熱情肯定會澆滅。”聯名信中說。
議員們在致朱棣文的信中表示,德州、路易斯安那等產油氣歷史悠久的州以前都是通過管道將天然氣輸送到美國其它不產氣的地區,然而自從頁巖氣技術實現突破,美國大部分國土都擁有了產氣的能力,于是歷史上不產氣的地區不再需要那些富氣地區來的氣,而用上了自己家門口生產的氣。
“歷史上大部分由我們這些州供應管道氣的地區現在逐漸具備了自供能力,因此,如果不讓我們出口LNG,會嚴重影響我們州的天然氣生產。”俄克拉荷馬州共和黨議員朗克福德在信中表示。
議員們不滿的具體根源在于能源部手上壓著至少7家公司的LNG出口項目申請,其中包括德州的自由港(Freeport)LNG設施。該終端與美國其他地區的終端類似,都修建于2008年美國本土天然氣市場發生變革之前,初始的目的都是為了進口LNG。在該項目的官方網站上,這么寫著:“由于市場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由港LNG開始著手實施出口計劃,預計將在現有的昆塔那島終端設施基礎上增加1320萬噸/年的液化能力。”由此可見,這是一個規模可觀的項目,“議員們自然等不及了”。
7月16日,能源部更新的一份名單顯示,正在申請LNG出口設施審批的州有將近48個。
聯邦監管部門通過了切尼爾能源公司(CheniereEnergy)在路易斯安那州南部SabinePass出口終端的審批,但能源部在其他類似申請的審批上卻一拖再拖。據稱,是因為有關方面正在調研天然氣出口到底會不會影響本土價格。不過最終報告還沒有出來。
政府始終沒有決定到底要不要向國外出口天然氣,以及出口的話,要出口多少。但實際上美國已經通過不同途徑向周邊的墨西哥、加拿大甚至巴西和其它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少量的天然氣出口。目前美國能源部手上積壓的申請如果全部獲批,將為美國增加160億立方英尺/天的LNG出口能力。
白宮能源與氣候變化顧問西斯·齊查爾曾指出,政府在LNG出口問題上的主要擔心是害怕本土氣價會受到影響而大幅上漲,最終損害普通消費者和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制造業的利益。
對此,議員們有不同的意見。“氣價這么低對開發商而言是個災難,大家都認為開采天然氣毫不值得。隨著開采積極性下挫,產量減少,氣價將上漲,最后損害的還是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等制造業的利益。”支持者認為,加快LNG設施審批有助于提高開采積極性,并起到穩定氣價和供應的作用。
在給朱棣文的信件中,議員們強調,監管部門“拖了他們的后腿“,美國天然氣開發商很可能因此在與國外的競爭中處于下風。大部分申請LNG出口許可的企業都是把頁巖氣革命之前修建的LNG接收終端升級改造成出口終端。天然氣液化過程包括將氣態的天然氣冷卻至零下161℃,轉化成液態,然后方便裝船運輸。LNG到達接收終端后將被重新氣化并投入使用。
這是政客們第二次就LNG出口問題向能源部施壓。今年6月底,也有一些代表頁巖氣產出量豐富州的議員向朱棣文寫了聯名信。
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成功,讓不少人產生了把氣出口到市場價格更高的亞洲和歐洲市場獲利的想法。能源部快速批準了很多向韓國、智利等與美國有自貿協定的國家出口LNG的申請,然而更多的國家與美國之間不存在自貿協定,因此所需的審批手續更繁瑣,審批時間更長。
目前美國能源部僅批準了切尼爾一個項目。審批的拖延甚至被本次美國大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陣營當成了攻擊民主黨候選人、現任總統奧巴馬的武器。
美國能源部并沒有在議員聯名上書的當天對是否開放出口表態。其發言人司徒茲曼打起了太極:“能源部現在主要精力都放在天然氣繼續增產上面了,目前產量已經創下歷史紀錄。”
在聯名信上署名的議員代表的不是油氣生產歷史悠久、產量豐富,就是石油化工發達的地區。然而隨著頁巖氣技術的發展,從美國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到西部的落基山埋藏著的豐富頁巖資源陸續得到開采,美國本土的產油產氣地區大大增加,美國天然氣產量出現過剩。
“美國部分地區激增的頁巖氣產量迫使我們不得不思考其它出路,比如尋找國際買家以緩解不斷增產的壓力。”聯名信中如是寫道。“天然氣生產過剩的直接后果就是天然氣價格暴跌,美國本土氣價已經跌得不能再低了。”德州共和黨議員格林說。
上述議員表示,之所以抱團向能源部施加壓力,是因為政府目前的審批進程太拖沓,“耽誤了寶貴的時間”。“我們都認為,已經到了非加快LNG出口設施審批程序不可的地步了,出口LNG是美國目前最重要的能源戰略。”
議員們堅信,每個出口LNG的港口都會創造成百上千個工作機會,并引來幾十億美元的投資。“但如果能源部在審批上一拖再拖,投資熱情肯定會澆滅。”聯名信中說。
議員們在致朱棣文的信中表示,德州、路易斯安那等產油氣歷史悠久的州以前都是通過管道將天然氣輸送到美國其它不產氣的地區,然而自從頁巖氣技術實現突破,美國大部分國土都擁有了產氣的能力,于是歷史上不產氣的地區不再需要那些富氣地區來的氣,而用上了自己家門口生產的氣。
“歷史上大部分由我們這些州供應管道氣的地區現在逐漸具備了自供能力,因此,如果不讓我們出口LNG,會嚴重影響我們州的天然氣生產。”俄克拉荷馬州共和黨議員朗克福德在信中表示。
議員們不滿的具體根源在于能源部手上壓著至少7家公司的LNG出口項目申請,其中包括德州的自由港(Freeport)LNG設施。該終端與美國其他地區的終端類似,都修建于2008年美國本土天然氣市場發生變革之前,初始的目的都是為了進口LNG。在該項目的官方網站上,這么寫著:“由于市場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由港LNG開始著手實施出口計劃,預計將在現有的昆塔那島終端設施基礎上增加1320萬噸/年的液化能力。”由此可見,這是一個規模可觀的項目,“議員們自然等不及了”。
7月16日,能源部更新的一份名單顯示,正在申請LNG出口設施審批的州有將近48個。
聯邦監管部門通過了切尼爾能源公司(CheniereEnergy)在路易斯安那州南部SabinePass出口終端的審批,但能源部在其他類似申請的審批上卻一拖再拖。據稱,是因為有關方面正在調研天然氣出口到底會不會影響本土價格。不過最終報告還沒有出來。
政府始終沒有決定到底要不要向國外出口天然氣,以及出口的話,要出口多少。但實際上美國已經通過不同途徑向周邊的墨西哥、加拿大甚至巴西和其它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少量的天然氣出口。目前美國能源部手上積壓的申請如果全部獲批,將為美國增加160億立方英尺/天的LNG出口能力。
白宮能源與氣候變化顧問西斯·齊查爾曾指出,政府在LNG出口問題上的主要擔心是害怕本土氣價會受到影響而大幅上漲,最終損害普通消費者和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制造業的利益。
對此,議員們有不同的意見。“氣價這么低對開發商而言是個災難,大家都認為開采天然氣毫不值得。隨著開采積極性下挫,產量減少,氣價將上漲,最后損害的還是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等制造業的利益。”支持者認為,加快LNG設施審批有助于提高開采積極性,并起到穩定氣價和供應的作用。
在給朱棣文的信件中,議員們強調,監管部門“拖了他們的后腿“,美國天然氣開發商很可能因此在與國外的競爭中處于下風。大部分申請LNG出口許可的企業都是把頁巖氣革命之前修建的LNG接收終端升級改造成出口終端。天然氣液化過程包括將氣態的天然氣冷卻至零下161℃,轉化成液態,然后方便裝船運輸。LNG到達接收終端后將被重新氣化并投入使用。
這是政客們第二次就LNG出口問題向能源部施壓。今年6月底,也有一些代表頁巖氣產出量豐富州的議員向朱棣文寫了聯名信。
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成功,讓不少人產生了把氣出口到市場價格更高的亞洲和歐洲市場獲利的想法。能源部快速批準了很多向韓國、智利等與美國有自貿協定的國家出口LNG的申請,然而更多的國家與美國之間不存在自貿協定,因此所需的審批手續更繁瑣,審批時間更長。
目前美國能源部僅批準了切尼爾一個項目。審批的拖延甚至被本次美國大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陣營當成了攻擊民主黨候選人、現任總統奧巴馬的武器。
美國能源部并沒有在議員聯名上書的當天對是否開放出口表態。其發言人司徒茲曼打起了太極:“能源部現在主要精力都放在天然氣繼續增產上面了,目前產量已經創下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