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直游說歐洲國家降低對俄天然氣的“依賴”,旨在為美天然氣開拓更多出口渠道,并一舉打破俄對歐洲地區的“能源掌控”。不過,德國的“關鍵讓步”雖然讓美國打開了進入歐洲的“突破口”,但在挑戰俄“歐洲供氣霸主”地位的“戰役中”卻只是“暫時勝利”。
德天然氣進口結構“松動”
《華爾街日報》10月22日報道稱,默克爾開始推進“德國進口美國天然氣”的事宜。她在10月的一個早餐會上向國家立法委員們表示,決定向德國擬議中的首座LNG終端項目提供資助,以加速推進該終端的建設和投產。業內指出,德首座LNG進口終端項目推進意味著該國天然氣進口結構“松動”,美天然氣通過LNG船運至德國的可能性大大增強。
鑒于德國一直從俄羅斯進口管道天然氣,船運LNG始終不在德國政府的“考慮中”,因此這個計劃投建于德國北部的價值5億歐元的LNG終端項目一直處于“停滯狀態”。然而,隨著歐洲進口美天然氣數量日漸增加,德國終于有所松動,默克爾的“妥協”無異于德國天然氣進口戰略的“巨大變動”。
美國《國會山報》指出,在特朗普試圖減少俄對德能源經濟影響力之際,默克爾政府作出了重大讓步,這一“關鍵”改變意味著美國天然氣戰略的“一大邁進”,也體現出了美政府施壓取得了效果。
對此,德國政府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強調,默克爾政府計劃資助德國首座LNG進口終端是基于國家經濟利益,而非難頂他國(美國)的壓力。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默克爾的決定是出于“戰略性”考量,她強調這將為德國帶來長期回報。
《柏林政策雜志》(Berlin Policy Journal)撰文稱,基于能源供應多樣化的目的,默克爾政府對德國首座LNG進口終端的支持必須是“長期且持續性的”,即便是在該終端至少10年內無法實現收支平衡的情況下。柏林方面默許“擁抱”美天然氣,不僅有助于解決長期貿易爭端,同時也能暫時緩解華盛頓對北溪2號(Nord Stream 2)管道的不滿情緒。
特朗普在今年7月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向默克爾表示,德國因為北溪2號已經被俄羅斯“完全控制”,柏林很快就會從莫斯科進口70%的能源,這條管道是否符合德國最佳利益有待考量。歐盟統計局估計,俄天然氣占德天然氣總進口量的50%以上。
目前投建中的北溪2號管道長約1200公里,旨在穿越波羅的海將圣彼得堡附近的Ust Luga地區和德國東北部的格萊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連接起來,大部分路段沿用2011年投入使用的北溪1號的走向。
在特朗普看來,俄羅斯將通過北溪2號繞過烏克蘭、斯洛伐克等國將天然氣輸送至利潤豐厚的西歐市場,不僅可以省下豐厚的天然氣過境費,還能使俄現有天然氣出口能力增加一倍,而切斷經過東歐國家的現有管道也會變得更容易。
烏克蘭《基輔郵報》(Kyiv Post)指出,默克爾政府“調轉方向”只是讓美國在與俄爭奪歐洲市場的博弈中“短暫勝利”。美天然氣進入歐洲市場前需要液化,然后以LNG的形式航運至歐洲,綜合成本比經管道直接輸送的俄天然氣昂貴得多,因此這場市場份額爭奪戰究竟鹿死誰手猶未知。
搶奪“投建權”
隨著默克爾政府的“松口”,早餐會結束后不到一周,德國多個港口城鎮就已經“蠢蠢欲動”,競相搶奪德首座LNG進口終端“投建權”。其中,德國第二大城市、重要海港漢堡下屬的兩個港口小鎮施塔德(Stade)和布倫斯布特(Brunsbuettel)則相繼提交了投建終端的聯邦政府融資申請。
彭博社10月23日報道稱,施塔德和布倫斯布特正在爭奪德國首座LNG進口終端的投建工作,二者都希望獲得德國聯邦政府為該LNG終端提供的數億歐元的資金,預計德國可能會在明年宣布最終結果。
據了解,澳大利亞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中國交建全資子公司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是德國首座LNG終端項目的共同主要出資者,目前預計總投資高達5億歐元,但迄今尚未確定具體投建地點。業內指出,德國聯邦政府的資金援助是這個LNG終端項目結構性融資的關鍵,該終端投產后的吞吐量有望占到德國天然氣進口總量的15%。
施塔德選區立法者Oliver Grundmann表示:“施塔德和布倫斯布特都在盡可能地宣揚自己的優勢,不管誰勝出,德國都將是唯一受益者。利用LNG實現天然氣供應多樣化的目標即將實現,最大的問題是找到‘能夠快速投建且經濟高效運營LNG終端’的最佳地點。”
根據施塔德提交的申請方案,其可以承建和運營年產能80億立方米的LNG終端,同時還在尋求與美國LNG出口商簽訂長期供應合同,為德國市場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價格模式。
而布倫斯布特方面則已經確定了投建者。一個由天然氣基礎設施和運輸公司NV Nederlandse Gasunie、LNG再氣化終端運營商Vopak LNG Holding BV以及石化產品存儲服務商和碼頭運營商Oiltanking GmbH組成的財團,將助力布倫斯布特成為德國首座LNG終端的“落腳地”,該財團擬議中的LNG終端年產能至少50億立方米。
除了上述兩個港口城鎮,德國西北部的威廉港(Wilhelmshaven)也極具優勢。威廉港是德國天然水深最深的港口和德國最大石油轉運港,擁有優質的岸線資源,不凍不淤,地理位置靠近公海和國際航道,進港航道所在的亞德灣水域寬闊,進出港條件十分優越。德國公用事業巨頭意昂(E.on)旗下化石燃料發電和能源貿易分支公司Uniper正在考慮“就威廉港投建德國首座LNG終端”向德國聯邦政府提交融資申請。
分析指出,盡管相對俄管道天然氣,美船運LNG的價格要“高出不少”,但對德國港口城市而言,LNG樞紐的經濟誘惑無法阻擋,不啻為加速城市發展的一大福音。因此,爭搶“投建權”的局面只會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