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方面并未全面透露戰略石油儲備計劃細節,不過初期信息顯示,印方可能打算建立規模相當于90天原油凈進口規模的石油儲備量。原油運輸經紀商表示,印度戰略石油儲備初期需求其實只要少量超大型油輪就可以滿足了。迪拜貨輪投資服務(FIS)經紀商斯坦利表示,印度戰略原油儲備對油價不會有很大影響,因為現在市場上的供應量實在太大了。
報道稱,印度初步計劃是建立500萬噸的原油儲備(約4000萬桶),這些原油儲備分別位于3個不同地點:維沙卡帕特南、帕杜爾和曼加羅爾。目前,印度日平均進口量為400萬桶,因此初期儲備為約10天的進口量。負責建設儲備設施的印度戰略石油儲備公司數據顯示,目前維沙卡帕特南已建立起100萬噸的儲備,帕杜爾和曼加羅爾的儲備設施正在建設中。
相關運輸數據顯示,印度打造初期戰略儲備需要每天22萬桶的油輪運輸量。如果這么多原油都從中東進口的話,那理論上兩三艘超大型油輪就能滿足這樣的運量需求了。當然,印度戰略儲備來源既可能是現有國際市場供應量,又可能是新的生產源。比方說,伊朗就可能新增產能來滿足印度戰略儲備需求。換言之,這就會讓本已供過于求的市場面臨新的產能供應。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戰略石油儲備規模比我國戰略石油儲備要小。我國戰略儲備規模相當于60天的進口量,而我國每天進口量達到740萬桶。印度戰略石油儲備規模遠小于美國。美國儲備規模相當于近400天的進口量,而美國每天進口量達到800萬桶。
運油企業想靠印度戰略儲備提高油輪使用率恐怕也要失望了。分析人士指出,印度距離中東非常近,這顯然對油輪運輸企業不利。不過,部分印度戰略儲備或許會選擇從西非進口,這倒是運輸企業的利好。
總體而言,印度和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規模都小于國際能源署(IEA)成員國。高度依賴原油進口的國際能源署成員國儲備規模至少達到90天的進口規模。不過從長遠看,印度和我國也可能擴大儲備規模,也提升至90天進口量的水平。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