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英國六大能源供應商執行“向天然氣沖刺”政策(dashforgas),英國可再生能源新裝機容量出現了嚴重下降?!缎l報》稱,此舉不僅讓英國的氣候變化目標難以實現,而且普通家庭的能源費用也將升高。
英國今年新建風力渦輪機數量比2010年下降了一半,新增的陸基和海上風力發電裝機容量為540兆瓦,而2010年新增的裝機容量為1192兆瓦。不僅如此,新的規劃也處于停滯狀態,今年只有裝機容量為2058兆瓦的風力發電廠申請規劃許可,而2010年該數字為2080兆瓦。除此之外,獲準建設的風電廠裝機容量也從2010年的1366兆瓦降至今年的920兆瓦。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處于規劃階段的天然氣發電廠裝機容量卻達到了3萬兆瓦,英國六大能源供應商將投資數十億英鎊。(1英鎊約合9.95元人民幣)
英國政府表示,雖然目前天然氣比可再生能源便宜,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正在穩步下降;此外,過度依賴天然氣也是能源費用增加的主要因素,2010年約有60%的能源費用上漲是由于成本較高的進口燃料造成。
羅蘭貝格咨詢公司稱,2010年英國可再生能源投資從110億美元降至不到30億美元,降幅約70%。雖然政府承諾擴大可再生能源,設定了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要達到1.8萬兆瓦的目標,為海上風電項目投資了60億美元,使今年的可再生能源投資規模略有回升,但總體仍低于2009年的水平?!缎l報》稱,未來十年里,英國要想創造一個低碳的能源部門,至少需要2000億英鎊資金,但目前在融資方面仍沒有大規模增長的跡象。(1美元約合6.36元人民幣)
事實上,風電在英國可再生能源組合中所占比例最大,而其他形式的新能源同樣遭受了挫折。由于政府將太陽能面板補貼減半,太陽能電力公司不得不進行大規模裁員,在生物質能方面,幾個規劃中的生物質發電廠也被擱置。
然而就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受困之時,天然氣卻似乎受到英國六大能源供應商的青睞。在過去幾年,大約有3萬兆瓦的天然氣發電廠建設規劃提交申請,引發了英國新發電廠建設熱潮。
由于天然氣產生的二氧化碳僅為煤炭的一半,因此有人也將其稱為“綠色”燃料。英國能源及氣候變化大臣克里斯·休恩(ChrisHuhne)稱,隨著天然氣發電廠的大量建設,政府將引入新的“排放性能標準”,此舉會使天然氣受益,但卻阻止新燃煤電廠的建設。休恩承諾,在2015年之前,不會對新規定進行審查,為天然氣公司提供明確的投資環境。
《衛報》稱,休恩的意見表明了英國政府鼓勵天然氣發電廠的背后原因--新天然氣發電廠的建設周期只需18個月。政府們擔心,由于老舊燃煤電廠將在未來幾年逐步退役,英國的能源需求和供給之間可能出現“能源缺口”。相比風電廠與核電站而言,天然氣發電廠的建設速度較快,因此,為了保障電力供應,天然氣發電廠成為政府的“新寵”。
依據英國新發布的碳計劃,進一步脫離現有的燃煤電廠是確保英國實現其減排目標的主要因素。英國設定了到2022年比1990年減排34%的目標,為實現該目標,英國還需要4萬兆瓦至7萬兆瓦的新裝機容量。休恩表示,英國的能源組合取決于世界天然氣市場的狀況,如果天然氣價格較低,英國將更多依賴天然氣和碳捕獲與存儲技術,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需求相對較小。
但過度依賴天然氣也存在風險。世界市場的價格偏高是英國能源費用上漲的主要原因,隨著需求增加,該狀況還將持續。休恩曾表示,英國需要放棄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前景缺乏確定性,對于政府的能源政策來說,現在建設更多的天然氣發電廠比較明智。
業內人士表示,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目前融資困難,規劃方面的限制也是其“主要障礙”。另外,考慮到能源安全,英國不能過度依賴天然氣發電廠。逐漸增加對天然氣發電廠的依賴也并非解決方案,特別是考慮到英國自身的天然氣產量正在下降。
英國今年新建風力渦輪機數量比2010年下降了一半,新增的陸基和海上風力發電裝機容量為540兆瓦,而2010年新增的裝機容量為1192兆瓦。不僅如此,新的規劃也處于停滯狀態,今年只有裝機容量為2058兆瓦的風力發電廠申請規劃許可,而2010年該數字為2080兆瓦。除此之外,獲準建設的風電廠裝機容量也從2010年的1366兆瓦降至今年的920兆瓦。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處于規劃階段的天然氣發電廠裝機容量卻達到了3萬兆瓦,英國六大能源供應商將投資數十億英鎊。(1英鎊約合9.95元人民幣)
英國政府表示,雖然目前天然氣比可再生能源便宜,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正在穩步下降;此外,過度依賴天然氣也是能源費用增加的主要因素,2010年約有60%的能源費用上漲是由于成本較高的進口燃料造成。
羅蘭貝格咨詢公司稱,2010年英國可再生能源投資從110億美元降至不到30億美元,降幅約70%。雖然政府承諾擴大可再生能源,設定了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要達到1.8萬兆瓦的目標,為海上風電項目投資了60億美元,使今年的可再生能源投資規模略有回升,但總體仍低于2009年的水平?!缎l報》稱,未來十年里,英國要想創造一個低碳的能源部門,至少需要2000億英鎊資金,但目前在融資方面仍沒有大規模增長的跡象。(1美元約合6.36元人民幣)
事實上,風電在英國可再生能源組合中所占比例最大,而其他形式的新能源同樣遭受了挫折。由于政府將太陽能面板補貼減半,太陽能電力公司不得不進行大規模裁員,在生物質能方面,幾個規劃中的生物質發電廠也被擱置。
然而就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受困之時,天然氣卻似乎受到英國六大能源供應商的青睞。在過去幾年,大約有3萬兆瓦的天然氣發電廠建設規劃提交申請,引發了英國新發電廠建設熱潮。
由于天然氣產生的二氧化碳僅為煤炭的一半,因此有人也將其稱為“綠色”燃料。英國能源及氣候變化大臣克里斯·休恩(ChrisHuhne)稱,隨著天然氣發電廠的大量建設,政府將引入新的“排放性能標準”,此舉會使天然氣受益,但卻阻止新燃煤電廠的建設。休恩承諾,在2015年之前,不會對新規定進行審查,為天然氣公司提供明確的投資環境。
《衛報》稱,休恩的意見表明了英國政府鼓勵天然氣發電廠的背后原因--新天然氣發電廠的建設周期只需18個月。政府們擔心,由于老舊燃煤電廠將在未來幾年逐步退役,英國的能源需求和供給之間可能出現“能源缺口”。相比風電廠與核電站而言,天然氣發電廠的建設速度較快,因此,為了保障電力供應,天然氣發電廠成為政府的“新寵”。
依據英國新發布的碳計劃,進一步脫離現有的燃煤電廠是確保英國實現其減排目標的主要因素。英國設定了到2022年比1990年減排34%的目標,為實現該目標,英國還需要4萬兆瓦至7萬兆瓦的新裝機容量。休恩表示,英國的能源組合取決于世界天然氣市場的狀況,如果天然氣價格較低,英國將更多依賴天然氣和碳捕獲與存儲技術,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需求相對較小。
但過度依賴天然氣也存在風險。世界市場的價格偏高是英國能源費用上漲的主要原因,隨著需求增加,該狀況還將持續。休恩曾表示,英國需要放棄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前景缺乏確定性,對于政府的能源政策來說,現在建設更多的天然氣發電廠比較明智。
業內人士表示,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目前融資困難,規劃方面的限制也是其“主要障礙”。另外,考慮到能源安全,英國不能過度依賴天然氣發電廠。逐漸增加對天然氣發電廠的依賴也并非解決方案,特別是考慮到英國自身的天然氣產量正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