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氣管線東西線圖解(資料圖)
【環球軍事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2日正式批準有關俄中兩國政府簽署的通過“東線”向中國輸送天然氣的協議。協議的批準為“東線”天然氣管道建設奠定基礎。俄專家稱,這一項目的建設將促進俄遠東地區經濟發展。
俄新網3日報道稱,協議中規定了工作人員和技術設備通過俄中邊境的程序,以及勘測設計、建設和運營經阿穆爾河(黑龍江)的過境輸氣管道所需的交通和技術設備、建筑和消耗材料所需履行的海關手續等等。
中俄規劃的兩條輸氣管道,東線名為“西伯利亞力量”輸氣管道,是普京親自推動的項目之一,“阿爾泰”管道項目是規劃中的西線。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中石油公司去年5月簽署了為期30年的沿“東線”輸氣管道對華供氣合同。據俄塔斯社報道,供氣將從2019年開始,每年供應50億立方米,以后供氣量將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俄中政府去年10月簽署這一協議。
對于該協議得到批準,俄羅斯油氣工業生產者聯盟專家委員會成員卡薩耶夫表示,未來這一項目回報率將會很高。在當前西方國家對俄制裁的形勢下,俄羅斯應當盡快占據中國天然氣市場,讓天然氣出口實現多元化,避免過于依賴歐洲市場。在批準“東線”協議的同時,俄羅斯也正積極與中國協商盡快簽署“西線”供氣協議。據俄羅斯紐帶新聞網2日報道,俄羅斯副總理德沃爾科維奇稱,俄中雙方正加快準備有關對華輸氣“西線”項目的必要文件。去年11月份俄中兩國公司簽署“西線”供氣框架協議。最初沿該線對華供氣量每年將達300億立方米。未來可能修建該管道的第二和第三條支線,潛在輸氣能力每年達1000億立方米。俄專家認為,俄中兩國在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領域的合作,特別是兩國正在落實的“東線”和“西線”對華供氣項目,將為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經濟創造增長點。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