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該企業尚未對外公布,所以企業名稱不便透露,消息人士透露,該企業的氣源進口地為伊朗,進口價格為1.7元人民幣/立方米。
未來,除了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外,民營企業將成為石化領域強有力的補充,我相信,中國民企仍處于發展機遇期,將大有可為。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經濟師徐博表示。
左手機遇
隨著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的不斷上升,單純由三大石油央企壟斷進口環節的格局,已很難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而業內早就有這樣的聲音民企進入LNG正在改寫中國油氣供應格局。
今年4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于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若干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天然氣供應能力力爭達到4200億立方米,比現在翻一番。
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天然氣供應總量達1670億立方米,其中進口氣供應總量為491億立方米,其中進口LNG的供應量為245億立方米。據通知規劃,到2020年,我國需在進口LNG的供應量上達到610億立方米。我國需要引進LNG作為重要補充氣源,這為民企進入LNG進口提供了機遇。
從國家層面上來看,我國政策大門也已向民企打開,特別是油氣管道的獨立運營、公開準入也會加快推進。
今年2月,國家能源局印發的《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督辦法(試行)》中指出,解決上、下游多元化市場主體的開放需求問題,開放油氣管道干線和支線以及與管道配套的相關設施;再有剩余能力的情況下,按簽訂合同的先后次序向新增用戶公平、無歧視地提供輸送、儲存、氣化、液化和壓縮等服務。政策大門也已向民企打開。
此外,國際LNG供應市場也有寬松態勢,徐博指出,據預測,2020年美國加拿大兩國的LNG出口或有4000-5000萬噸,俄羅斯也有擴大LNG出口的計劃,中東國家LNG出口擴大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徐博還指出,從國際上來看,西方國家普遍對國有大型油氣公司有抵觸情緒,而且民營企業在國外參與LNG項目普遍有價格優惠。
右手挑戰
民企引進LNG并非易事,機遇與挑戰一定同在。
據了解,LNG接收站項目投資巨大。據公開資料《南通港呂四港區廣匯能源LNG分銷轉運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廣匯能源預計建設的轉運量60萬噸/年、兩個5萬立方米儲罐和一個LNG碼頭的項目投資約為20億元人民幣或以上,其他項目投資額可能更高。顯然,資金成本風險是民營企業不容忽視的問題。
新奧集團副總裁趙義峰也坦言,為了進入天然氣上游領域,幾年前他們就在北美建立了涉足油氣勘探開采和采購的團隊。為了達到低成本介入,公司更是在各個環節都與專業公司進行股權合作等不同方式的合作。這一過程中,時間成本與精力耗費都十分驚人。
ICIS資深行業分析師王瑞琦表示,一般來說進口需要進口資質和接收LNG的碼頭。進口LNG的前提是必須有自己的接收站,而LNG接收站獲批前提是須先落實海外資源。
因此,對于民企而言,除了面對國內的難題之外,最大的障礙還在于,如要建LNG接收站,必須首先向國家發改委提交與境外供氣方簽署的長期工期協議。業內人士表示,這是缺乏國際采購網絡的民營企業致命的短板。
此外,安迅思中國研究總監李莉也指出,民企進入能源領域還需面臨資源關、技術關、人才團隊關、市場關等多重考驗。
LNG進口價格的大幅增長與國內價格調整困難以及未來天然氣或將過剩等問題也都是民企要面臨的挑戰,徐博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