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早,溫江區永盛鎮場鎮社區居民吳玉華來到金馬河天然氣管道穿越工程通氣點火儀式現場,和周圍其他群眾一起,等待著點火那一激動人心的時刻。上午10時,隨著一股黃色火焰騰空而起,現場的施工人員和群眾歡呼起來。點火的成功意味著為時一年的穿越工程順利結束,也標志著永盛鎮的居民和企業從此以后就能用上充足的天然氣了。
兩根氣管埋河底日供氣量可達15萬方
過去,由于金馬河的阻隔,河西岸的溫江區永盛鎮居民和企業使用天然氣一直很困難。為解決永盛片區的用氣問題,溫江區從2009年起向長江水利委員會上報設計方案,專家多次到溫江查勘、論證,選擇合適的施工位置。經多次論證并修改方案,直到2011年底才被許可實施該項目,這一項目也是溫江區2012年民生工程項目。據了解,整個穿越工程加上河堤恢復工作,總投資額達1500萬元。
記者了解到,該工程共埋設了長達705米、一粗一細兩根管道。管道平均埋設深度為11米,最深處達17米。在2012年汛期,施工多次受到漲水影響,為確保西岸早日通氣,施工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加班加點按時完成工程。
項目牽頭方、興能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胡小林接受采訪時說:“通過金馬河底的兩根輸氣管道,日供氣能力可達到15萬方。”他解釋,按每戶居民每天用1方氣計算,日供氣量15萬方意味著能同時滿足15萬戶用戶的需求。“不僅能滿足永盛片區的用氣需要,未來還能向崇州的羊馬等鄉鎮輸氣。”
兩根氣管埋河底日供氣量可達15萬方
過去,由于金馬河的阻隔,河西岸的溫江區永盛鎮居民和企業使用天然氣一直很困難。為解決永盛片區的用氣問題,溫江區從2009年起向長江水利委員會上報設計方案,專家多次到溫江查勘、論證,選擇合適的施工位置。經多次論證并修改方案,直到2011年底才被許可實施該項目,這一項目也是溫江區2012年民生工程項目。據了解,整個穿越工程加上河堤恢復工作,總投資額達1500萬元。
記者了解到,該工程共埋設了長達705米、一粗一細兩根管道。管道平均埋設深度為11米,最深處達17米。在2012年汛期,施工多次受到漲水影響,為確保西岸早日通氣,施工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加班加點按時完成工程。
項目牽頭方、興能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胡小林接受采訪時說:“通過金馬河底的兩根輸氣管道,日供氣能力可達到15萬方。”他解釋,按每戶居民每天用1方氣計算,日供氣量15萬方意味著能同時滿足15萬戶用戶的需求。“不僅能滿足永盛片區的用氣需要,未來還能向崇州的羊馬等鄉鎮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