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地氣田由于冬季氣溫較低,氣井在采氣過程中因有液體產出,在管線、井內及站內各類閥門處易形成水合物,因此需要向井內注入甲醇抑制劑來預防水合物形成,從而避免氣井堵塞現象的發生。一般甲醇的濃度在產液量中達到30%就可以有效預防水合物生成,達到防堵目的。
45號集氣站位于紅堿淖附近,全站生產氣井22口,其中水平井16口,日配產達44.8萬立方米,日產水高達130立方米,在這樣一個高產液的集氣站,入冬以來氣井頻繁發生堵塞,嚴重影響著氣井產量的完成。
針對45號集氣站入冬以來頻繁發生堵塞的情況,全廠技術人員通過調研,分析認為堵塞的根本原因在45號站原設計注醇泵排量小,不能達到甲醇在產液中抑制水合物生成的最低濃度。原先設計的泵單井每小時15升,每日最多注甲醇360升,而水平井投產初期產水量平均每天10立方米,至少每天需要加注1立方米多甲醇才能防止堵塞。
改造后,注醇泵的排量由每小時15升提高到40升,加上把備用泵排量提高到每小時320升,基本滿足了甲醇抑制劑在產液中抑制水合物生成的濃度,氣井堵塞明顯減少,產氣量由原來每天不足20萬立方米提高到30多萬立方米。
45號集氣站位于紅堿淖附近,全站生產氣井22口,其中水平井16口,日配產達44.8萬立方米,日產水高達130立方米,在這樣一個高產液的集氣站,入冬以來氣井頻繁發生堵塞,嚴重影響著氣井產量的完成。
針對45號集氣站入冬以來頻繁發生堵塞的情況,全廠技術人員通過調研,分析認為堵塞的根本原因在45號站原設計注醇泵排量小,不能達到甲醇在產液中抑制水合物生成的最低濃度。原先設計的泵單井每小時15升,每日最多注甲醇360升,而水平井投產初期產水量平均每天10立方米,至少每天需要加注1立方米多甲醇才能防止堵塞。
改造后,注醇泵的排量由每小時15升提高到40升,加上把備用泵排量提高到每小時320升,基本滿足了甲醇抑制劑在產液中抑制水合物生成的濃度,氣井堵塞明顯減少,產氣量由原來每天不足20萬立方米提高到30多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