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應加快《城市燃氣法》的立法速度
8月27日在廣西南寧召開的“中國燃氣企業風險管理高峰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梁仰椿處長提出,要盡快建立一套明晰的適應市場化要求的法律法規體系,抓緊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燃氣法》,在反壟斷的前提下遏止無序競爭并規范市場,以切實保護位于終端的市民客戶的利益。
近年來,隨著天然氣市場的井噴,位于采氣環節的上游企業盯上了下游市場這塊利潤,一些大型國有天然氣壟斷企業利用國家賦予的資源優勢和長期形成的市場支配地位,通過“以資源換市場”的戰略將業務延伸到了下游的燃氣供應環節,甚至與一些地方政府簽訂排他性專營協議,以達到壟斷下游市場的目的。這不僅對下游既有企業特別是非國有燃氣企業的發展空間造成擠壓,且對城市燃氣市場多年形成的多元化競爭格局造成了顛覆性的破壞。上游企業這種“上下游通吃”的做法不僅引起整個下游行業的公憤,而且也帶來了下游行業的極大風險。
與會的下游企業認為,城市燃氣市場的國進民退是一種逆市場化行為。在他們看來,由于上游企業在關乎民生的城市燃氣核心業務即服務、安全、搶修等方面并不具有優勢,其進入下游不一定能提升城市燃氣業務的營運水平,還有可能會對用氣安全構成威脅。珠海把中石油的昆侖燃氣攆出去就是個例子。
為此,由中國城市燃氣協會主辦,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協辦的本次論壇首次把風險管理列為了該行業的緊迫議題。該協會理事長王天錫指出,本行業在有序、健康、安全運行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全行業卻在供氣安全和安全供氣以及市場運行中愈來愈多地遇到諸如“氣荒”、“第三方破壞燃氣管道”、“事故賠償”、“宏觀調控后的企業運作資金困難”等等問題。他認為,這些問題都需要對市場準入、行業監管、反壟斷等諸多方面重新確立新的規則,因此需要加快立法。
為了探討中國燃氣市場的未來路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聯合業內專家專題研究并推出《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促進城市燃氣行業健康發展》的課題報告。作為課題組成員的梁仰椿博士說,目前我國適用于城市燃氣的法律、法規很不健全,這種狀況與天然氣市場的迅速發展極不適應,在部分領域已經造成了一定的混亂,例如在城市燃氣輸配領域,存在上游供氣企業在已規劃城市燃氣管網建設的區域內重復建設燃氣配供管道,造成供氣的無序競爭現象。這種現象不僅造成了城市公共資源的浪費,也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上游企業在與城市燃氣企業交易中經常采取強勢行為單方面確定結構氣量和氣價,由于雙方在產業鏈上的地位不平等,城市燃氣企業沒有議價能力,往往承擔了巨大的購氣成本,這不僅給燃氣企業造成巨大的風險,也使得不少城市氣價因此居高不下。
梁博士認為,加強立法,從制度上對市政公用行業的企業經營行為進行約束不僅可以引導行業的良性發展,也能進一步規范城市市政公用行業主管部門的執法和管理。他同時強調,在促進天然氣行業的競爭方面,除了要有行業的政策、法規支持外,還需要國家完善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的法律體系,并嚴格執法,規范市場主體行為。
與會的天則經濟研究所的所長盛洪也認為,近幾年國內管道燃氣產業市場化改革陷入了低谷,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把市場化和引入民營資本僅看作是一種融資手段,同時又缺少約束行政部門違約的法律制度,使得壟斷勢力破壞了公平競爭規則。他建議國家不僅要建立天然氣產業的法律框架,還應該將現有的反壟斷法用于約束壟斷集團,維持市場的良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