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zw-screw.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4月15日,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經濟師徐博在鄭州“第六屆中國LNG國際會議”上指出,按照15%的天然氣安全儲備比例,預計到“十二五”末,國內天然氣生產儲備規模應達到145億方,2020年約為215億方。
地下儲氣庫建設即將進入高潮
國際上廣泛采用的天然氣儲備方式有儲氣庫、氣田、LNG三種。在國內,儲氣庫是國有企業的專屬領域,外資、民資尚未參與到儲氣庫項目建設中。
目前,我國地下儲氣庫已建成18.7 億方的調峰能力,其中環渤海地區18.2 億方,長江三角洲地區0.5 億方。
徐博指出,“我國地下儲氣庫的建設即將進入高潮階段。”據悉,“十二五”期間,中石油將投資上千億元人民幣,在河南、江蘇、四川等地建設多座儲氣庫群。
據徐博介紹,去年中石油僅在華北油田就啟動了六座儲氣庫的前期研究和建設工作,設計工作氣量約40億方。中石油在長江三角洲地區——江蘇的金壇鹽穴地下儲氣庫,目前已建成注采氣井6口(老井5口,新井1口),形成庫容量1.27億方,工作氣量5500萬方。此外,中石油劉莊氣田改建地下儲氣庫的工作也正在進行,預計今年將投入運行。去年中石油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另一座鹽穴儲氣庫——淮安儲氣庫開始進行三維地震部署等前期勘探及可行性研究工作,預計“十二五”末期開始造腔建庫。同時,中石油還正在中南地區開展2座鹽穴儲氣庫的前期勘探和可行性研究工作,預計“十二五”中后期開始造腔建庫。
中石化第一座地下儲氣庫中原油田文96地下儲氣庫建設也已進入鉆井收尾階段,預計今年7月完鉆。據悉,中石化總投資約30億元的湖北應城地下天然氣儲氣庫將作為西氣東輸二線配套工程在年內開工。該儲氣庫建在地下800米,設計最大儲氣量高達7億立方米,相當于目前武漢市一年的用氣量。此外,有報道還稱,中石化決定在湖北潛江市建設一個由舊鹽礦改建的地下天然氣儲氣庫。
LNG儲備受青睞
由于LNG氣源途徑多樣,可以從大型LNG接收站獲得,也可以從全國各地小型LNG液化工廠獲得。而且不受運輸條件和規模限制,將其用作低溫儲備氣源要比高壓球罐儲備和管網儲備調峰優越得多,而且與儲氣庫相比,LNG儲備在有限的空間內天然氣儲存量大,動用周期短,能夠快速應對天然氣的供應短缺,適用于沒有合適地質條件建設儲氣庫或儲氣庫儲備不足的地區。因此,LNG被公認為最好的天然氣儲備調峰氣源 。
上海燃氣集團2009年在上海浦東五號溝建成的2×5萬方LNG 調峰儲存及配套氣化設施就對上海天然氣的調峰起到了重要作用。據香港中華煤氣內地公用事務總監、港華燃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暨行政總裁黃維義介紹,目前,港華燃氣已經有27家子公司擁有自己的LNG調配站,LNG總儲量達1600萬方。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已建成的LNG區域調峰站有:深圳6×150方 LNG次高壓調峰站、沈陽2×2500方LNG調峰站、鄭州2×1750方LNG調峰站以及中海中山一期6×150方LNG調峰站等。
“近期,獨立運營商
發展LNG儲備較為現實”
目前,世界上儲氣庫的建設和運行管理上一般采用四種方式: 第一種是由天然氣供應商承建和管理;第二種是由城市燃氣分銷商建設和管理;第三種是由獨立的第三方以贏利為目的建設和管理;第四種是由多方合資建設。目前,國外的天然氣儲備主要的方式是前兩種,第三種是作為對前兩種的補充,我國目前采用第一種形式。
根據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的建議,在具體操作層面上,天然氣上游企業自身或委托有資質企業承擔天然氣儲備設施建設和運營;下游城市配氣企業應該承擔城市日調峰天然氣儲備設施建設和運營,各地方政府可要求配送企業建立天然氣儲備,負責城市天然氣日調峰。徐博稱,“近期,獨立運營商發展LNG儲備較為現實。”
但是,同地下儲氣庫儲備方式相比,LNG站的建設成本相對較高。記者了解到,由于天然氣調峰設施的建設和運營耗資大、成本高,企業單方面難以承擔,因此積極性并不高。
根據測算,若只用作儲備, LNG站的建設投資也有9.0-10元/ 方,而地下儲氣庫一般在1-4.5元/方之間。此外,“LNG儲備日常維護費用也很高,約占總成本的1/3。”徐博說。
據鄭州華潤燃氣副總經理趙瑞保介紹,雖然LNG存儲在使用膨脹珍珠巖絕熱的子罐中,但通過罐外介質傳入子罐內的能量仍能引起LNG的蒸發,將可導致罐內溫度、壓力上升過快,直至儲罐破裂。另一方面,由于LNG是天然氣經超低溫(-162℃)常壓液化形成的 ,一旦泄漏,會吸收周圍介質的熱量迅速蒸發,低溫灼傷操作者,或使相關設備遇冷收縮和脆性斷裂而受損。此外,儲罐內的 LNG長期靜置不用將形成兩個相對穩定的液相層,下層密度大于上層密度。當外界熱量傳入子罐內時,兩個液相層便會發生熱質交換,極易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氣體,使罐內壓力急劇上升,造成翻滾現象,最終也可能導致儲罐破裂。因此,需要不斷地對設備進行保養與維護,以提高系統運行的安全性能。
徐博建議,現階段我國天然氣儲備主要應以完善生產儲備,滿足調峰需求為目標,國家應該制定相應的法律,培育天然氣儲備的市場,由三大石油公司、燃氣運營商或其它投資機構等組建專業儲氣公司來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進行市場化規范管理。“考慮到成本,投資方獨立運營的話,政府應在土地與稅收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對運營商而言,這是一筆不小的節余,可以彌補運營過程中帶來的成本壓力。”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