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6日,西氣東輸與TOP-WELL公司合作,在金壇儲氣庫實施不壓井起排鹵管柱作業,填補了我國在建設地下儲氣庫技術領域的空白。
金壇儲氣庫位于江蘇省金壇市直溪鎮,距市區30公里,作業涉及5口作業井。根據總體設計要求,當注氣排鹵作業結束后或在注氣排鹵作業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此時腔體內具有大量天然氣),需要使用不壓井作業裝置。由于不壓井作業項目在國內是首創,并且該項目直接關系到西氣東輸項目能否正常生產運行,直接關系到下游地區和上海地區居民能否安全用氣,因此該項目意義十分重大。由于該項目施工方案經過反復研究,因此施工作業十分順利,確保了這次國內首次不壓井施工作業的工程質量和進度。施工從搬家、安裝設備到結束作業,平均單井施工周期為5天,在不壓井作業技術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在建設儲氣庫項目中采用國際先進的不壓井工藝技術,既節約資金,安全高效,又解決了儲氣庫不能壓井作業的難題,有效地提高了儲氣庫的使用價值。同時,此次施工在國內首創使用了41/2"卡瓦,為今后國內建設類似的儲氣庫使用41/2"管柱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填補了國內該項技術的空白。
集團公司專家組對該項目的成功實施深感振奮,記者就不壓井技術采訪了為此作出貢獻的史興全等專家。
不壓井作業是在帶壓環境中操作特殊設備起下管柱的一種作業方法。目前國外已經廣泛應用于欠平衡鉆井、側鉆、小井眼鉆井、完井、射孔、試油、測試、酸化、壓裂和修井作業中。
我國上個世紀60年代曾研制過鋼絲繩式不壓井裝置,70年代末開發出橇裝式液壓不壓井作業裝置,由于當時對不壓井作業的認識不足,以及液壓元器件制造水平較低等原因,始終沒有得以推廣。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研制出了車載式液壓不壓井修井機,可用于井口壓力不高于10兆帕的不壓井修井作業,現已作業60余井次,但由于密封方面的缺陷,未能大范圍推廣應用。而目前這項技術在國外的推廣應用率達到了90%以上,特別是在北美和中東重大油氣產區,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過40多年的發展,目前國外不壓井作業范圍已經涉及到欠平衡鉆井、小井眼鉆井、側鉆井等10多個技術領域。
目前我國大部分油氣田已進入中后期開采階段,油氣井壓力逐年降低,而高壓井和較高壓油氣井的比例不大,無論是低壓井在常規壓井作業中防止出現地面環境污染問題,還是中高壓井采用常規壓井作業防止壓井液污染地層、保持地層壓力場、提高生產效益等方面,均迫切需要采用不壓井作業工藝。
有關專家分析指出,5類井適合應用不壓井技術進行作業。
古潛山構造的井,宜應用不壓井作業技術。由于古潛山的地質構造較為復雜,且在初期的勘探評價階段對地層的認識程度又相當有限,進行常規勘探時,由于使用了密度較高的壓井液,后期進行測井時,因不是在原始地層狀態下進行的,很可能會出現解釋錯誤,甚至錯過了油氣層。若利用不壓井技術進行全過程欠平衡鉆井,則會最大限度地保持地層的原始狀況,從而大大降低測井解釋的失誤率,在后續的完井和試油過程中繼續使用不壓井技術,則可有效地保護油氣層。
一些低滲透油田適合于采用不壓井作業。對于低滲透油田,目前國外的許多油公司都是從揭開產層開始就實施全過程的欠平衡鉆井,對后期的完井和修井全過程進行不壓井作業,這樣就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油層、提高了采收率、減少了對油層進行酸化壓裂的施工次數。
孔隙-裂縫型或顯裂縫型儲層適合于采用不壓井作業。這類儲層,鉆井、完井或修井液漏失嚴重、污染地層,且在鉆井、完井或修井作業過程中易發生大漏和大噴現象,易發生安全事故,造成破壞地層和污染環境的嚴重后果。所以這類油氣井更需采用不壓井技術來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
注水井的作業施工中,不壓井作業有著特殊的優勢。注水井采用不壓井作業方式與常規作業方式對比:一是大大縮短了修井作業時間;二是避免污染井場周圍的環境;三是避免影響注水井周圍受益油井的正常生產。所以大范圍采用不壓井作業技術,將會大幅度提高注水區塊的采收率,為“注水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證。
氣井應盡可能采用不壓井作業。因為氣井壓井作業造成嚴重的地層污染,從而使氣井產能損失至少在20%以上,有的氣井可能因壓井而無法復產。而不壓井作業則可以避免任何壓井液進入地層,從而真正解決氣層保護問題,最大限度地保護產層,延長采收周期。
不壓井作業技術有其獨特的優勢,并且在國外已是一項相當成熟、廣泛應用的技術,有專家預言,該技術作為一項保護油氣層和環保的新技術、新工藝,在國內油氣田也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
相關鏈接
不壓井作業的意義
為油氣田勘探開發提供了一種新思路。使用傳統壓井方式,是為了平衡地層壓力,防止井噴現象的發生,但是難以實現許多地質要求,影響地質分析。不壓井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油氣層在沒有任何污染的情況下,帶壓進行管柱起下作業,完成各種評價測試等作業工序。
可最大限度保持油氣層原始地層狀態,正確評價油氣藏。壓井液進入地層,造成了地層的污染,為后續資料錄取、完井作業、試油等環節帶來了負面影響,從而影響到油藏描述的結果,直至影響到采收率。采用不壓井作業使產層的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避免了常規開采過程中對新開采的產層造成破壞,如新開油氣孔道的堵塞、泥餅現象造成地層解釋錯誤、水敏性礦物膨脹造成產層物性的下降,從而在進行油層評價時難以取得準確的數據。
降低勘探開發成本,提高了油氣田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由于作業時不需要進行壓井,一是節約了成本費用,二是縮短了作業周期。
避免了壓井液的使用,既保護了產層,提高了產能和采收率,又保護了環境,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金壇儲氣庫位于江蘇省金壇市直溪鎮,距市區30公里,作業涉及5口作業井。根據總體設計要求,當注氣排鹵作業結束后或在注氣排鹵作業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此時腔體內具有大量天然氣),需要使用不壓井作業裝置。由于不壓井作業項目在國內是首創,并且該項目直接關系到西氣東輸項目能否正常生產運行,直接關系到下游地區和上海地區居民能否安全用氣,因此該項目意義十分重大。由于該項目施工方案經過反復研究,因此施工作業十分順利,確保了這次國內首次不壓井施工作業的工程質量和進度。施工從搬家、安裝設備到結束作業,平均單井施工周期為5天,在不壓井作業技術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在建設儲氣庫項目中采用國際先進的不壓井工藝技術,既節約資金,安全高效,又解決了儲氣庫不能壓井作業的難題,有效地提高了儲氣庫的使用價值。同時,此次施工在國內首創使用了41/2"卡瓦,為今后國內建設類似的儲氣庫使用41/2"管柱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填補了國內該項技術的空白。
集團公司專家組對該項目的成功實施深感振奮,記者就不壓井技術采訪了為此作出貢獻的史興全等專家。
不壓井作業是在帶壓環境中操作特殊設備起下管柱的一種作業方法。目前國外已經廣泛應用于欠平衡鉆井、側鉆、小井眼鉆井、完井、射孔、試油、測試、酸化、壓裂和修井作業中。
我國上個世紀60年代曾研制過鋼絲繩式不壓井裝置,70年代末開發出橇裝式液壓不壓井作業裝置,由于當時對不壓井作業的認識不足,以及液壓元器件制造水平較低等原因,始終沒有得以推廣。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研制出了車載式液壓不壓井修井機,可用于井口壓力不高于10兆帕的不壓井修井作業,現已作業60余井次,但由于密封方面的缺陷,未能大范圍推廣應用。而目前這項技術在國外的推廣應用率達到了90%以上,特別是在北美和中東重大油氣產區,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過40多年的發展,目前國外不壓井作業范圍已經涉及到欠平衡鉆井、小井眼鉆井、側鉆井等10多個技術領域。
目前我國大部分油氣田已進入中后期開采階段,油氣井壓力逐年降低,而高壓井和較高壓油氣井的比例不大,無論是低壓井在常規壓井作業中防止出現地面環境污染問題,還是中高壓井采用常規壓井作業防止壓井液污染地層、保持地層壓力場、提高生產效益等方面,均迫切需要采用不壓井作業工藝。
有關專家分析指出,5類井適合應用不壓井技術進行作業。
古潛山構造的井,宜應用不壓井作業技術。由于古潛山的地質構造較為復雜,且在初期的勘探評價階段對地層的認識程度又相當有限,進行常規勘探時,由于使用了密度較高的壓井液,后期進行測井時,因不是在原始地層狀態下進行的,很可能會出現解釋錯誤,甚至錯過了油氣層。若利用不壓井技術進行全過程欠平衡鉆井,則會最大限度地保持地層的原始狀況,從而大大降低測井解釋的失誤率,在后續的完井和試油過程中繼續使用不壓井技術,則可有效地保護油氣層。
一些低滲透油田適合于采用不壓井作業。對于低滲透油田,目前國外的許多油公司都是從揭開產層開始就實施全過程的欠平衡鉆井,對后期的完井和修井全過程進行不壓井作業,這樣就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油層、提高了采收率、減少了對油層進行酸化壓裂的施工次數。
孔隙-裂縫型或顯裂縫型儲層適合于采用不壓井作業。這類儲層,鉆井、完井或修井液漏失嚴重、污染地層,且在鉆井、完井或修井作業過程中易發生大漏和大噴現象,易發生安全事故,造成破壞地層和污染環境的嚴重后果。所以這類油氣井更需采用不壓井技術來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
注水井的作業施工中,不壓井作業有著特殊的優勢。注水井采用不壓井作業方式與常規作業方式對比:一是大大縮短了修井作業時間;二是避免污染井場周圍的環境;三是避免影響注水井周圍受益油井的正常生產。所以大范圍采用不壓井作業技術,將會大幅度提高注水區塊的采收率,為“注水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證。
氣井應盡可能采用不壓井作業。因為氣井壓井作業造成嚴重的地層污染,從而使氣井產能損失至少在20%以上,有的氣井可能因壓井而無法復產。而不壓井作業則可以避免任何壓井液進入地層,從而真正解決氣層保護問題,最大限度地保護產層,延長采收周期。
不壓井作業技術有其獨特的優勢,并且在國外已是一項相當成熟、廣泛應用的技術,有專家預言,該技術作為一項保護油氣層和環保的新技術、新工藝,在國內油氣田也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
相關鏈接
不壓井作業的意義
為油氣田勘探開發提供了一種新思路。使用傳統壓井方式,是為了平衡地層壓力,防止井噴現象的發生,但是難以實現許多地質要求,影響地質分析。不壓井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油氣層在沒有任何污染的情況下,帶壓進行管柱起下作業,完成各種評價測試等作業工序。
可最大限度保持油氣層原始地層狀態,正確評價油氣藏。壓井液進入地層,造成了地層的污染,為后續資料錄取、完井作業、試油等環節帶來了負面影響,從而影響到油藏描述的結果,直至影響到采收率。采用不壓井作業使產層的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避免了常規開采過程中對新開采的產層造成破壞,如新開油氣孔道的堵塞、泥餅現象造成地層解釋錯誤、水敏性礦物膨脹造成產層物性的下降,從而在進行油層評價時難以取得準確的數據。
降低勘探開發成本,提高了油氣田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由于作業時不需要進行壓井,一是節約了成本費用,二是縮短了作業周期。
避免了壓井液的使用,既保護了產層,提高了產能和采收率,又保護了環境,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