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能源是非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非洲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蘊藏豐富,而中國持續構建新能源體系,清潔能源投資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雙方合作優勢互補。目前中國已成為非洲新能源開發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蔣赟表示。
合作的大門為中國敞開!在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期間舉行的中國-非洲新能源合作論壇上,多個非洲國家駐華使節向中國拋出“橄欖枝”,積極尋求中非新能源發展與合作機會。隨著中非持續擴大清潔能源合作覆蓋面、創新合作模式、豐富合作內涵,“綠色非洲”的遠景藍圖將一步步成為現實。
非洲官員:
合作的大門為中國敞開
肯尼亞加里薩光伏發電項目是目前東非最大的光伏電站,每年可減排6.4萬噸二氧化碳;中非共和國首座光伏電站——薩卡伊光伏電站的并網發電,極大緩解了首都班吉的用電難,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國企業以聯合體模式簽訂埃塞俄比亞圖魯莫耶一期地熱電站項目合同,建成后將有效優化當地的電力供應結構……多年來,中國攜手非洲國家建設了一大批新能源項目。
與此同時,來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正在改變著非洲民眾的生活。在埃塞俄比亞,中國制造的大眾ID系列車型已經成為當地電動汽車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在盧旺達,吉利新能源汽車為當地消費者提供了高性價比的選擇,受到廣泛歡迎。
盡管非洲新能源轉型仍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但非洲新能源發展存在巨大潛力。“非洲是一塊寶地,水能、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富集。”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周原冰表示,非洲太陽能資源可開發規模約1.375萬億千瓦,超全球總量50%;風能資源可開發規模超560億千瓦,占全球總量近40%。
合作的大門為中國敞開!非洲多國駐華使節積極呼吁中國企業投資非洲新能源領域。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館公使索羅門·特斯法耶·泰利拉表示,中國在新能源領域一直很有優勢,非洲大陸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可再生能源。“埃塞俄比亞發布了十年發展計劃,為外國企業承包、投資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希望中國企業可以加深對埃塞俄比亞投資環境、交通、能源、農業項目的了解,推動更多的合作意向落地。”
“南非的能源轉型、投資計劃是南非脫碳承諾的重要舉措,它需要大量的投資。”南非駐華使館公使約瑟夫·蒂莫爾表示,希望在新能源設備研發、貿易投資、項目建設運營等方面與中國企業展開廣泛合作。
“津巴布韋全國平均電氣化率低于50%,能源需求和電力缺口非常大。”津巴布韋駐華大使館公使格拉希亞·尼亞古斯也表達了該國能源轉型的迫切性,并表示津巴布韋正在挖掘水力發電的潛力,致力于開發水電和太陽能發電,他期待中國企業能夠積極參與到津巴布韋電力行業的發展中來。
“中國的比亞迪汽車十分有名,希望他們能與我們合作,并有更多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企業來到贊比亞。”贊比亞投資局相關負責人阿爾伯特滿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