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老根大舞臺”落戶京城,二人轉又刮起第二次火爆旋風。很難想象,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劉老根大舞臺”從一個東北的小舞臺,發展到在周邊幾個省都有其劇場,而現在又在北京落戶安家,“劉老根大舞臺”的市場擴張可謂之快,令人不禁咋舌,也是我們做市場的時候值得借鑒的。
抓住品牌核心,拉動市場擴大影響力
所謂品牌核心,其實就是趙本山本人。
一提趙本山,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劉老根》、《馬大帥》、《鄉村愛情》都是收視率最高的節目,深受廣大觀眾喜愛。而且每年春晚觀眾最期待的節目就是趙本山的小品,趙本山自己也戲稱自己是“炮引子”,因為每年春晚都用趙本山的小品作為壓軸節目。由此可見,趙本山的品牌影響力是多么深。所以我們可以說,沒有趙本山這個品牌,就沒有如今的“劉老根大舞臺”。
央視春晚已經播出20個年頭之久、而趙本山卻連摘11年的“小品王”桂冠。同時,趙本山還借助春晚這一最具影響力的平臺,不斷在自己的小品中植入東北二人轉,為東北的二人轉做足了宣傳,為“劉老根大舞臺”迅速開拓出京城市場創造了足夠的基礎條件。
整合資源,滿足消費者需求
如今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們都希望能夠放松自己的心情。而二人轉正好迎合了他們的需求。在東北有著“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之說。盡管二人轉在民間如此受歡迎,但早期只是活躍在東北,而且在民間受到傳統藝人眼界和文化修養等因素的限制,二人轉還很難登大雅之堂,并且還曾有一段時間處于低迷狀態。
在一次巧合下,趙本山在吉林的一個二人轉劇場里聽到了二人轉以后,就深深的迷戀上了二人轉這個民間藝術。為此趙本山整合各種資源,全力推廣二人轉,同時到各地挑選有才能的二人轉演員,經過培訓轉型,在保持二人轉本色的前提下,推出“綠色二人轉”,做到大俗卻不低俗。
通過一系列的整合,“劉老根大舞臺”這種連唱帶跳、載歌載舞、火爆通俗的娛樂形態,迅速被其消費者所接受,所喜愛,成就了今天“劉老根大舞臺”市場擴張的必須條件。如果沒有資源的必要條件,只趙本山一人,就算其有天大的影響力,也只能成就趙本山,而無法帶動一個舞臺的發展。
連鎖經營,渠道建設步步為營
北京的“劉老根大舞臺”沒有什么特別的之處,一樣的鑼鼓喧囂,一樣的火紅綢緞扭出的東北大秧歌,一樣的老驢拉磨,惟一的區別就是地點不同,但是為什么具有這么大的影響?因為北京的“劉老根大舞臺”的建立,標志了“劉老根大舞臺”連鎖經營的觸角已經開始伸向全國。
“劉老根大舞臺”最初一直在東北發展,因為東北有很好的市場基礎,而且消費者接受二人轉的能力非常快。所以,“劉老根大舞臺”在東北經過幾年的開拓,現今已經擁有8座劇場。在“劉老根大舞臺”在東北穩穩的站穩了腳跟后。“劉老根大舞臺”承借春晚小沈陽再掀全國對二人轉的喜愛熱潮,迅速開拓北京市場,占據了全國文化的中心城市,使“劉老根大舞臺”還沒有開業,就引來了無數的關注,且在5月2日一開業就爆滿,票價也從幾百元一路被炒到幾千元。而且,在開業當天,各大媒體、明星大腕都到現場祝賀,讓全國都感受到了“劉老根大舞臺”的發展勢態。
“劉老根大舞臺”的火爆,一方面是產品的成功,是那些有絕活的民間藝人成功。更重要的是品牌營銷上的成功。可以預見的是,劉老根大舞臺在進一步擴展其文化內涵的前提下,經過“劉老根大舞臺”這樣一種文化對接現代連鎖經營模式,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