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已成共識。做決策的人要面對的變化,越來越快,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
但,還是要面對,要做決策,因為變化里,藏著機會。
怎么找到這些機會?當然可以從眼前的波動中找。但要做到提前布局準備,在機會來臨前筑好自己的競爭護城河,我建議你,還要看更長遠的變化:趨勢。
對商業世界來說,工業革命、互聯網浪潮、人口結構轉變…這些一旦開始,就再也不會回頭的變化,就是趨勢。而對每個決策者來說,趨利避害,因勢導利,就是趨勢。
威脅、挑戰、商機、布局…所有的戰略決策,都離不開,對趨勢的準確判斷和提早準備。
前段時間,奧美咨詢發布了一份趨勢報告,叫《2030年預測》,挺有意思。
一方面,這份報告,從全球的視角出發,卻又和中國的當下互相印證,對可能從根本上影響企業、為企業帶來全新增長機會的未來趨勢,大膽做出了一些預測。
另一方面,它在變化快到讓人焦慮的2023年,依然選擇了以2030年為錨點,從瞬息萬變的商業波動中,梳理出趨勢,為有意愿長期發展,提前布局的決策者,提供參考。
你的行業,是否還在按照你以為的方式在發展?未來的企業,可能需要面對什么樣的新挑戰?你的消費者人群,又會發生什么變化?
今天,就挑出幾個讓我有啟發的點和你分享。也許看完的你,再看回自己手頭的業務時,會有些不一樣的想法。
01
不確定,企業該如何適應?
有一個道理,非常樸素:發展,離不開穩定。
國家是這樣,企業也是這樣。
那么,不穩定,還能發展嗎?
這個問題,太痛了。
想想過去三年,旅游業、餐飲業、外貿業…如果企業有心電圖,它的心率說不定會和下面這張圖同頻。
圖源:奧美咨詢《2030年預測》
這,是奧美的報告里,展示的世界不確定性指數。
可以看到,過去二十年里,世界不確定性指數,日趨劇烈。
外部環境,越來越不確定了。這對企業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意味著,昔日的穩定被打破,需求、制造、運輸、支付…都被打亂。
怎么辦?適應。如果不能改變趨勢,就重塑自己。
比如,奧美報告里,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
從現在到2030年的幾年里,提高柔性和高靈活性,是企業在應對日益加劇的不確定時,可以做的準備。
你的供應鏈夠不夠穩固? 有沒有多樣性?合作出現干擾時,你有沒有其它選項可以選?
你的企業在垂直整合方面是否保有余地?當市場對你產品的需求發生變化時,你來不來得及調整和反應?
你有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護城河?越是不確定的時代,消費者越傾向于選擇一個值得信任的品牌,他們會不會選你?
2030年只是一個數字,代表你還有調整的時間。
馬上審視,馬上調整,確保自己在不確定的時代中,保有靈活性,當下一次沖擊來臨時,讓自己,扛得住干擾,拿得出選項。
當然,除了你的供應鏈管理部門,人事部門也有一個準備可以提前做。
02
招人,會發生什么變化?
人事部門,壓力大嗎?
地球上明明已經有80億人口,人還不好招嗎?
還真的,不好招。并且未來,會更不好招。
怎么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這也是61年來,我國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
未來,人力,作為資源,不再是“取之不竭”的狀態。
看看奧美報告里的這張圖吧。
圖源:奧美咨詢《2030年預測》
不看標題只看圖,會覺得這走勢,有些有氣無力。
看標題呢?你可能會更有氣無力:人口增長已經放緩,年齡合適的人力資源,不夠了。
勞動力,從哪來?
人口結構變動之外,根據奧美報告的2組數據,隨著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也變了:
1,到2030年,從事涉及體力勞動和手工技能任務的總工作時間,將減少14%,而使用技術技能的工作時間,將增加55%。
2, 根據光輝國際的數據,這將導致全球勞動力短缺,到2030年空缺職位將達8500萬個。
對技術人才需求加大,也會讓企業人事部門的壓力進一步變大。因為比起體力和手工人才,受過高等教育、懂技術技能的人才,顯然更稀缺。
圖源:奧美咨詢《2030年預測》
招人會變得這么難?企業能怎么辦?
改變。提前看懂趨勢,提前改變過往的招聘和管理思路。
奧美報告里,就發出了兩個提醒。
第一,能干活的,除了人,還有機器人和人工智能。
“他們”,可以緩解勞動力缺口。
這個趨勢,如今已經有跡可循。
如今,當你走進一座工廠,你很可能會發現,流水線上,很多都是機器人了。
以后,當你走進寫字樓呢?如果你關注過人工智能,比如驚艷了全世界的ChatGPT,比如已搭載在微軟office里的Copilot…你會發現,人工智能,也已經開始”進入職場”了。
人力不夠,科技來湊。
如果科技還是湊不夠呢?
奧美的第二個提醒,也值得很多管理者提前思考:
以后,管理者要面對的,可能是一支更分散、更自主、更多元的團隊了。
身處異地的人才、已退休但有經驗的人才、曾不被關注的殘疾人…也都可以緩解勞動力缺口。
要管理好這樣的團隊,一味拒絕遠程辦公,繼續著重在激勵年輕員工、強調員工忠誠度的管理方式,會過時的。
那,有沒有什么不過時的?
03
蔓延到更多行業的共享
在中國,有一項商業模式,走在世界前列。很多朋友去國外,都會懷念它的效率:共享。
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辦公空間……
如果現在有人說:“共享是未來的趨勢”,中國的創業者,可能會笑:這個我已經很熟了。
但,看完奧美的這份報告,可能會有所改觀。
這份報告和你說:“共享是未來趨勢。”
等等,先別笑。尤其,如果你是寶馬車主。
因為,這里說的共享,不是單車,而是寶馬。寶馬,已經有了租賃加熱座椅、自適應遠光燈等服務。
而很多專為富人服務的公司,也開始迅速調整,從一錘子買賣的“所有權模式”,轉向“租賃模式”。
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的數據:到2030 年,車載租賃、汽車共享、分享產權構成的全球訂閱和租賃市場,可能達到400 億美元,占新車總銷量的15%。
這種趨勢,還不止是在汽車行業。在許多行業,分享產權形式和租賃形式都將有可能顛覆整個行業的生態,改變公司的盈利方式。
為什么,萬物都要共享?因為,共享這種模式,真的太會“做人”了,把交易雙方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對企業來說,同一個產品,可以收很多次費,在有限生命周期里,產品的價值可以被“共享”得更高。
對消費者來說,這種模式也讓他們使用的成本能被分攤得更低,甚至可以用到原本難以負擔的產品。
交易雙方,都通過訂閱、租賃或共享的模式獲得了更大的價值。
這,就是值得企業思考的商機。
圖源:奧美咨詢《2030年預測》
怎么判斷和把握這個商機?
奧美報告中,列出了4個即將邁向訂閱、租賃或共享模式的行業:家電、家具、硬件和消費電子。
這些方向,可供參考。但不管你的企業是不是在這4個行業之中,一個更重要的動作是:重新思考,你的基本交易模式。
一定要思考,在下一波浪潮落下、競爭趨向白熱化之前,提前布局,做好準備。
而在這波可能的共享浪潮來臨前,有一波更具革命性的浪潮,已經洶涌地上岸了。
04
不可繞過的人工智能
比爾蓋茨,上個月剛剛發出聲音:人工智能時代已經開啟。
而科技的法則就是,已經開啟,就再不會回頭,無法阻擋。
蒸汽機、電力、互聯網…科技的變革出現時,所有企業都要做好全面變革,或“被變革”的準備。
人工智能,也一樣。
現在,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經進行到什么程度了呢?
奧美的這份報告里,對此的判斷是:即使很多人都在討論,人工智能目前還沒有那么智能,存在固有的計算障礙,但,人工智能的成本效益,已經開始高于類似的人力解決方案。
換句話說,人工智能,已經比人工,更便宜、更好用、更降本增效。
圖源:奧美咨詢《2030年預測》
先看懂這件事的人,已經行動起來。比如嘗試“雇傭”ChatGPT,向他提需求,和他打配合,順便到朋友圈驚呼:“看看他干的,太難以想象了。”
太難以想象了,這位時代帶來的新同事。而這樣的同事,未來還會更多。比如,幫你畫圖、開車、做決策…
而作為他的同事,你除了擔心會不會取代,或者考慮要不要用他取代你的人類員工,還有什么能做的嗎?
奧美的報告,提到了普華永道的這段話:
“AI領跑者將擁有卓越的客戶洞察力。直接的競爭優勢包括提高利用消費者偏好的能力,根據這些個人需求量身定制產品,并在此過程中占據市場更大份額。”
企業,可以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憑借“他們”的分析,在營銷決策的更上游處競爭:做好消費者洞察,并把這些洞察轉化成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你,做好準備了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奧美報告還發出了一個提醒:你需要重點洞察的消費者,可能,也變了。
05
消費人群的重點在哪里
提問:當你看到“消費者”這三個字時,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么群體?
太多品牌,眼里鎖定的,是年輕人,手里的營銷資源,也都集中砸在年輕人群體。
這是偏見嗎?
奧美報告里,對這種現象表示理解的同時,也發出了警報:
品牌、產品設計師、市場策劃…都習慣關注年輕消費者。
因為,確實,他們代表著未來。在品牌建立初期,網羅住年輕人的偏好,無疑可以為品牌帶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紅利。
所以,一想到“消費者”,就想到“年輕人”,這不是偏見,是策略。
但現在,這種策略,可能已經過時了。
因為,老年人,手里的可支配收入更多。多到可以成為比“年輕人”更重要的消費群體。
很多做市場的人,可能會說:不一定。老年人,可能有更多存款,但他不一定愿意花在你的產品上啊。他們愛買的,可能是保健品、健步鞋、足浴盆…
但,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這是你以前對“銀發經濟”的理解,那未來,你的理解乃至生意,都可能會受到挑戰。
根據奧美報告的觀點和數據,到2030 年,老齡人口,可能具備更大的消費力。
因為,一方面,社會正在老齡化,老年人群體在變多。
在全球,60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了5歲以下的人口。到2030 年, 每6個人中至少有1個老人。
圖源:奧美咨詢《2030年預測》
另一方面,老年人群,還可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年齡組。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他們在2030年的支出將達到15萬億美元。
圖源:奧美咨詢《2030年預測》
看完這組數據,很多企業的決策人,有必要重新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未來,老年人有可能取代年輕人,成為營銷的首選人群,那我們現在,可以做什么?
奧美的報告里,列出了一些企業的做法,也許對你會有啟發:
快消品行業,吉列公司推出了一款專為護理人員設計的剃須刀,方便地為他人剃須。
服務業,已經有專門為老年學習者設計的教育項目。
金融業,也有很多專門面向退休人群推出的產品方案。
……
最后的話
每一次面對變化的沖擊,總會有人問:怎么辦?怎么辦?
同時,也總會有人,在變化到來之前,就已經提前洞察,快速行動,一次次把不確定的“危機”扭轉為“商機”。
我們不能做的,是寄希望于每次預測都一定能準確,每次嘗試都一定能成功。因為世界的主旋律,從來都是“不確定”。
但是,我們能做的,是在面對一個又一個“不確定”時,保持對趨勢的思考,并在思考后快速行動。
用時間差里的強準備,來筑起競爭護城河,對沖不確定帶來的風險。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這次和你分享奧美咨詢的這個報告。希望這份報告,對你也有一些啟發。
最后,感謝奧美咨詢,給我們帶來這些有價值的趨勢思考。
祝福。當變化發生,讓我們一起,看見、思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