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整理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1月25日,34家天然氣概念股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其中,20家業績預喜(包括預增、續盈、略增和扭虧),占比接近六成。
6家天然氣概念股
年報凈利翻倍
記者統計發現,在上述20家預喜的公司中,有6家公司預計今年全年最高凈利潤翻倍。光正集團預計凈利潤增幅最高,預計2018年1月份-12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最高為50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23.12%。杰瑞股份預計凈利潤最高為5.63億元,最高同比增長730.00%。另外,常寶股份、雪人股份、杭氧股份和易世達4家公司,預計最高凈利潤增幅均超過100%。
杰瑞股份表示,公司預計凈利潤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系國內外油田服務市場復蘇,市場對于鉆完井設備、油田技術服務等業務需求增加,公司各產品線訂單增加,經營業績大幅提升;另外,公司變更應收款項計提壞賬準備的會計估計,對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有積極影響。
從盈利角度來看,11家公司預計今年全年最高凈利潤超過1億元,其中龍蟒佰利、東華能源均預計今年凈利潤最高超過10億元,分別為30.03億元、15.94億元。
在預計業績增長的同時,東華能源提示稱,國際液化石油氣價格的波動、匯率波動、國內能源政策和市場需求的走勢等均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可能會影響到業績預告的準確性。
天然氣提價
部分燃氣公司預計業績承壓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增長26.5%,在各行業中居于首位。管道燃氣公司作為上游供氣商和下游用戶之間的中介,若不能將價格的波動傳導給下游的用戶,今年業績有可能承壓。
長春燃氣表示,因上游天然氣供氣價格上漲,公司終端銷售價格未能及時實現順價調整,預計2018年利潤較上年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實際上,在今年前三季度,長春燃氣的業績出現明顯下滑。公司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360.64萬元下降848.57%。
貴州燃氣亦表示“今年業績具有不確定性,存在難以實現全年利潤計劃1.66億元目標的風險”。
公司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凈利潤為-495.09萬元,較2017年同期下降154.15%。
而出現業績虧損主要系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上浮,導致成本增加、融資規模增大導致財務費用增加等因素。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出現負增長,除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上浮導致成本增加、融資規模增大導致財務費用增加外,受氣源不足影響,公司高價采購LNG補充供應以及六盤水市熱力有限公司經營業績虧損所致,以上原因在第四季度將持續影響公司經營業績。
陜天然氣則預計今年業績續盈,實現凈利潤5.34億元,同比上年增長35.00%,公司稱,業績變動的原因主要為銷氣量同比增加及管輸價格調整綜合影響所致。
《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21家燃氣公司中,9家凈利潤下降,占比為42.86%。
國泰君安研報認為,政府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方向是更加市場化,鼓勵燃氣分銷公司推行季節性價差政策。隨著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下游用戶將逐步習慣天然氣價格的波動,管道燃氣公司基本能夠把價格的波動傳導給下游用戶,在新的價格機制下,管道燃氣公司的銷氣價差將保持穩定。(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