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第一 效益優先
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企業應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產品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中國制造2025》提出: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基本方針,并明確九項戰略任務和重點:①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②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③強化工業基礎能力;④加強質量品牌建設;⑤推行綠色制造;⑥重點領域突破發展;⑦制造業結構調整;⑧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⑨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4月12日,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姚娉副局長、馬麗處長、劉勇副處長、楊利民主任、王建偉副處長帶領計量處工作人員一行本著深入企業、了解企業、服務企業的理念到京源進行“質量提升”專題調研。房山區質監局董樹萍局長陪同調研,京源董事長王文進、常務副總羅玉龍、技術總監程華進接待了到訪領導,并講解企業科技展示中心、黨建系列活動等。調研過程中,姚局一行深入制造車間、檢定現場、實驗室等邊看邊詳細詢問了企業在質量保證、產品檢測、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情況。
王文進董事長回顧了京源的創建歷史和發展歷程,并表示:京源自成立以來,已經走過二十年的歷程,始終貫徹“質量是企業生命線”的質量管理理念,高度重視以優質的產品實現市場的高端引領。20年來,京源人以嚴謹的科學態度、持之以恒的品質贏得了市場的認可,這是京源創新立業的根基。王文進董事長又從水表的歷史談起,暢談了智能水表、智能熱量表近幾年來的發展態勢,以及京源參與“基于WTO/TBT工作原則我國熱表及水表行業市場分析報告”所做的努力,并表明國內智能水表、智能熱量表經過多年的技術發展與廣泛應用,相比進口產品已經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王董提出的“小表計大民生”觀點得到了調研組領導的充分認可。
座談會開始前,市局計量處支部與京源支部共同學習貫徹十九大及兩會精神,雙方黨員同志就支部建設工作進行深入交流,并針對黨建促進企業轉型發展展開熱烈討論。
公司常務副總羅玉龍向姚局一行做了題為《創新發展 促進質量提升》的專題匯報。重點對企業在當前政治經濟形勢下圍繞“質量提升”戰略,引入“大質量”管理理念、強化計量管理、大力推進企業標準化、構建多體系集合的綜合管理體系、企業科技創新工作等進行了詳細匯報,并從計量數據采集分析應用系統,提升計量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等方面對水(熱)計量儀表強檢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想法和建議。
姚娉副局長對京源黨建工作及狠抓質量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質監局作為全市質量提升的牽頭部門,下一步將深入企業全方位征求意見,為企業在提升質量管理水平等方面提供有效扶持和幫助;質監局要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解決企業發展痛點,讓企業對質監局產生粘性。并就匯報情況及京源的今后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建議,鼓勵京源緊密結合國家和北京市相關政策,響應國家精準扶貧及鄉村振興戰略,發揮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產品深度融合的優勢,推進企業轉型升級,落實計量發展規劃。
計量處馬麗處長表示,通過這一次的調研活動,進一步了解企業的質量管理情況,更深刻理解了十九大提出的“質量第一”和“質量強國”的理念。
調研組其他同志圍繞企業黨建特色活動、轉型發展方向、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完善產品檢驗等,與京源技術及質量管理人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座談。
調研組一行為京源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京源將繼續積極推進國家“質量提升”行動方案,積極完成北京市2018年計量工作部署,梳理公司戰略定位,履行社會責任擔當,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工作,構建“以云為基、數據智理”信息化系統,加強應用計量數據采集分析,形成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助推政府提升能源資源的精細化管理水平,促進企業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