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發布2015年年報,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166,553.42萬元,同比下降11.2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252.88萬元,同比增長84.29%;實現扣非凈利潤9,761.433萬元,同比增長81.59%;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49元,同比增長63.75%。公司凈利潤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持續推進食鹽產品結構調整,優化產品生產結構,強化節能降耗、降本增效的力度,克服了產品銷量下降、化工產品價格下滑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使用募集資金償還借款后,財務費用同比減少1,611萬元、同比降低16.16%。
食鹽支撐利潤大幅增長,加大新品種食鹽研發力度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2015年,公司銷售鹽產品(包括食鹽和工業鹽)96.21萬噸,銷售燒堿8.20萬噸,銷售聚氯乙烯3.63萬噸,在2015年的營業收入中,鹽硝產品收入占比73.76%,其中,食鹽收入占到了營業收入的62%。公司在今年的食鹽銷售中,加大了品種鹽的產銷占比,由于品種鹽的價格和利潤較高,將公司鹽硝產品的整體毛利率提升到了62.67%,使鹽硝產品實現毛利76,994.36萬元,在氯堿產品毛利為負的情況下,公司總體毛利依然增加了8,110.55萬元,同比增長12.55%。報告期內,公司更加明確了食鹽為核心競爭產品,研發了古滇深井鹽、古滇晶純鹽、磨黑深井鹽、磨黑晶純鹽、腌制鹽、泡菜鹽、海藻加碘鹽、磨黑天然鈣鹽、蒜香調味鹽、姜香調味鹽、雞汁調味鹽、椒鹽等系列新品種食鹽,有利于滿足消費者多層次、差異化的市場需求,豐富公司食鹽產品的結構,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公司的產品優勢,增強公司的技術創新和核心競爭力,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天然氣產業“十三五”期間有望實現跨越式突破,公司天然氣業務成長空間較大。2016年3月12日,公司披露了《云南鹽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置換暨關聯交易預案(修訂稿)》,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置出氯堿化工業務,并獲得能投天然氣100%股權,公司主營業務將在原有的鹽業務基礎上增加天然氣業務,形成雙主業的發展格局。天然氣作為重要的替代能源具有巨大的環保優勢,但近年來由于油價和煤價的大幅下跌,天然氣失去了價格優勢,國內天然氣消費量增速并不樂觀。2014年,國家制訂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將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2015年,我國一次能源中天然氣占比為5.85%左右,同比增長4.43%左右,而如果要達到2020年占比10%的目標,我國今后五年一次能源中天然氣占比的復合增長率要至少達到12.38%,遠不是目前的增長率能夠實現的。為了促進我國能源結構的改善,國家近期不斷出臺調降天然氣價格的政策,天然氣的消費量有望明顯提升。“十三五”期間,我國天然氣行業有望實現市場定價,“三桶油”對天然氣產業鏈的壟斷或許會被打破,行業活力有望被重新激發,天然氣行業將進入新一輪的高速增長。能投天然氣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天然氣銷售和入戶安裝服務,目前多條天然氣管線處于建設前期,尚未投產通氣,云南當地的城市管網暫時也未能形成規模,但隨著國家和云南省天然氣行業的快速成長,公司天然氣產業有很大的利潤增長空間。
估值與評級。在公司資產置換完成之后,虧損的氯堿業務被置出,不再拖累公司業績的增長;在國家調整能源結構的背景下,置入的天然氣業務雖然目前盈利能力不是特別突出,但長期看好;云南能投在成為公司最大股東后,支付給了公司9.24億現金,扣除發行費用后,依然有8.81億用于支持公司發展。所以公司未來具有較好的成長空間。我們預測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別為0.610元、0.977元和1.165元,對應3月23日收盤價23.53元,PE值分別為39X、24X和20X,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鹽改政策對公司食鹽業務的沖擊;天然氣業務盈利能力不及預期。 來源:騰訊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