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4月21日公告定增預案后,我們第一時間外發報告《布局物聯網燃氣表,坐擁大數據、大平臺》,對物聯網燃氣表的性能優勢、市場空間、公司在該領域的布局規劃等,做了深入的分析。
我們認為,公司作為國內智能燃氣表龍頭,具有深厚的客戶積累,配合團隊的到位,物聯網燃氣表快速起量指日可待。
1.公司為什么能做?-國內智能燃氣表龍頭
公司為國內智能燃氣表龍頭,目前國內存量燃氣表1.2億臺,其中智能表比率35%-40%,對應4200-4800萬臺。公司在線運行的智能燃氣表約1000萬臺,市場份額近25%。
公司客戶涵蓋-中國燃氣、中石油昆侖燃氣、華潤燃氣、新奧、港華等全國性大型燃氣公司,客戶總計600多家燃氣公司,產品遍布500多個城市。
公司較強的銷售能力、產業地位為拓展物聯網燃氣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市場優勢,有助于該業務的快速起量。
2.公司怎么做?-技術:數據傳輸、支付合作方已確定
物聯網燃氣表的性能特點,相較其他燃氣表的優勢,已在上篇報告中詳細闡述。在此重點解釋如何實現物聯網燃氣系統的搭建。
公司的物聯網燃氣表通過云平臺與用戶APP、燃氣公司互聯。物聯網表加裝了手機SIM卡、GPRS模塊,通過基站的鏈接,實現信息的互聯。目前已與中國移動展開合作,實現每日一次的數據傳輸。數據流量費低廉,10年約60元。
燃氣費支付方面,公司已與招商銀行展開合作。后續對于支付牌照的獲取亦存在可能。
3.公司怎么做?-燃氣公司:解決痛點,打開市場
3.1多重金融工具打開市場
前期燃氣表購置費用,是目前推進智能燃氣表的首要問題。公司目前已經取得中國銀行授信,為燃氣公司提供3年期貸款,目前取得數億元的授信額度,按400元\臺的價格,對應100余萬臺氣表的銷售。
用公司的信用為燃氣公司做貸款,將實現燃氣公司資金快速回籠,有助于物聯網燃氣表市場的快速打開。
除授信貸款外,公司后期規劃使用ABS證券化快速回流應收賬款,3年累計投入4億元左右用于拓展銷售,ABS放大至20-40億元,按400元\臺的價格,對應物聯網表500-1000萬用戶。
3.2與燃氣公司在投資、收益的分配
系統投入由公司承擔,5年更換。云平臺歸公司所有,燃氣數據先傳輸至公司的云端,再反饋至燃氣公司。后期,基于燃氣數據展開增值服務的收益或將與燃氣公司進行分成。
4.公司怎么做?-居民:在用氣側開展增值業務
燃氣表是能源互聯網重要的接口,基于居民的用氣、繳氣費等數據、手機APP平臺,公司可開展多種增值業務。
(1)廚房保險:廚房是居家較易受傷的區域,公司規劃展開廚房保險業務。我們以100元一年的保費測算,1000萬客戶就對應10億元的保費。
(2)貸款征信:基于用氣居民繳費行為的數據挖掘,可判斷其信用特點,是否有違約風險。銀行在貸款時,需要該類的數據作支持。
(3)基于APP的互聯網業務:公司開發的移動終端APP,除了支付功能之外,還具備遠程監控、控制等功能。用戶會對該系統產生一定的黏性,為后續開展廣告等增值業務打下用戶基礎。
我們在《布局物聯網燃氣表,坐擁大數據、大平臺》中,對國外圍繞能源數據展開的增值業務進行了梳理。AlertMe公司聯合英國天然氣公司推出智能儀表。AlertMe服務通過分解相關信息來進行同類家庭比對、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并且針對如何節省開銷和能源提出實用性的方案。我們認為,該類業務在國內同樣可行,將居民用氣情況的歷史數據、同類用戶的用氣情況進行對比,可提出用氣行為的建議。這些都是掌握了燃氣接口的企業,未來可以拓展的廣闊市場。
5.業務進度:快速起量可期
5.1銷售快速起量可期
公司自2013年起,即開始萬聯網燃氣表的試掛。截至目前,物聯網表累計銷售8萬臺,預計2015年銷量20-30萬臺。
5.2技術團隊提供堅實支撐
目前物聯網燃氣系統技術團隊已逐步到位,預計今年6月可推出滿足燃氣公司需求的移動終端APP,后續將逐步完善。
6.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我們暫不考慮物聯網表對公司的業績影響,保守預計公司2015-2016年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9.26%,20.46%,每股收益分別達到0.98元,1.18元。公司積極拓展物聯網智能燃氣系統業務,將在次基礎上衍生出大量增值業務,實際業績超預期為大概率事件。給予2015年50-55倍市盈率,對應股價為49.00-53.90元,維持“買入”的投資評級。
7.主要不確定因素。階梯氣價改革進程低于預期,市場競爭加劇毛利率風險。來源:騰訊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