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名叫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物)的新能源,有望成為我國未來重要的能源消費來源,不過這至少還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
國務院參事、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2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地質部門在青藏高原發現了可燃冰,預計10到15年后能夠進入商業開發階段。該能源的遠景資源量至少超過350億噸石油。這是我國繼2007年5月在南海北部鉆獲天然氣水合物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張洪濤表示,首次在我國陸域發現天然氣水合物,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中低緯度凍土區發現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也是繼加拿大、美國之后,在陸域通過鉆探獲得天然氣水合物樣品的第三個國家。
張洪濤表示,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凍土大國,凍土區總面積達215萬平方公里,具備良好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前景。
天然氣水合物何時能夠進行商業開發,真正為世人所用,這個問題備受關注。張洪濤表示,天然氣水合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為世人發現,但由于技術等諸多難題,導致目前的開發進程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