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梓,鄂爾多斯市市委書記;李京陸,內蒙古毛烏素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山,伊泰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力君,億利資源集團高級副總裁;韓小平,中國能源網CIO;周大地,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
6月9日,這些人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的演播室中,他們就新能源以及新能源項目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討論。
□首席記者李愛平
錢少,人才少
趙玉柱是一個相對內向的人,除了談及他的專業知識,其余的時間他選擇沉默。
但是這次到北京做節目,也許是因為“觸電”,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傳祥垃圾處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玉柱在電視機前觀眾的面前開始“訴苦”。
6月8日下午,在央視梅地亞中心與《對話》節目編導談話時,趙玉柱袒露了心跡。
趙玉柱說,自己所從事的垃圾發電為當地公益項目,因此希望當地政府能夠給予一定補貼,此后他還抱怨說,自己的單位亟需技術人才,而許多有學識的人才待不了幾天就走了,原因是當地無法解決落戶及其他問題。次日,杜梓書記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對趙玉柱提出來的問題給予了滿意答復。
“新能源在中國還是個嬰兒”
伊泰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文山在錄制現場說起其單位從事的一項太陽能發電項目的苦衷,在李文山看來自己的項目很有前景,但由于所處位置在市中心就近,土地成本、稅收各方面壓力較大,他希望杜梓書記能夠給予政策性照顧,不過他亦幽默地說,新能源在中國還是個嬰兒,需要重點照顧,盡管伊泰集團不差錢。面對這樣的問題,杜梓書記與臺下的嘉賓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觀點一致,他認為這個項目建在城區自然費用要高、成本要大,當然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給予政策性傾斜。而對于億利集團一位張姓負責人所說的在沙漠進行太陽能發電融資難問題,中國能源網CIO韓小平響應說當地政府要積極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杜梓書記對此不置可否,只是說對于為鄂爾多斯發展新能源的這些企業家們充滿敬意之類的話。
新能源的未來備受關注
李京陸坐在離主持人較近的地方,這位發型有點藝術家感覺的企業家以其洪亮的聲音、出眾的口才征服了全場。
李京陸樂于與人分享的理論是所謂的三碳經濟(吸水二氧化碳、減排二氧化碳、捕獲二氧化碳),現場觀眾的掌聲一次次響起,作為此次對話的嘉賓之一中國歐盟商會能源工作組主席陳新華一度受到他的感染,幾次主動要求發言,對其治沙、富民、綠電、減排模式倍感興趣。
而中國能源網的CIO韓小平亦對李京陸本人的壯舉表現出認同之感。節目結束后,韓小平與其助手竟陪同李京陸在央視西門的馬路牙子促膝相談……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則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李京陸的治沙與沙柳并舉的事業值得肯定。
一個市委書記眼中的新能源
越是傳統資源密集的地方越要發展新能源,在業內人士的分析中盡管依然認為傳統資源舉足輕重,但是他們也已經意識到了新能源的形勢所迫,應該優先發展。而這樣的說法,恰好對應了鄂爾多斯市委書記杜梓的想法。而有這樣的想法卻源于杜梓本人的一次美國之行。
對于新能源的意義,他亦意識到了節能減排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因此他認為鄂爾多斯發展新能源應該是生逢其時,不過他亦強調企業家在發展中必須體現出“社會責任、環保責任;應具有戰略部署,對新能源的價格予以重視,進行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更為重要的是,許多企業家大都出于生態恢復,努力打造生態屏障的目的而入住鄂爾多斯地區,這樣的話在鄂爾多斯發展新能源通過公司化運作、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能夠起到一種反彈琵琶的效果。杜梓的這番話,此后被專家們解讀為“無為而治”,能夠佐證上述說法的是杜梓的另一名言,“發展新能源,政府有責任,但政府不能全背上”。
新能源發展應理性
新能源能否替代傳統煤電,短期內難有答案。在周大地看來,新能源有著減排的優勢,從長遠來看有可能成為一種發展趨勢。但作為新能源中的風能、太陽能目前發展的情況而言。風能具有不確定性,而太陽能又存在價格昂貴的情況,生物質發電盡管是一種新型模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物質都是好的。
周大地還認為,在中國由于新能源剛剛起步,從未來發展來看,盡管有利可圖,但絕對不是高利行業,因此他希望鄂爾多斯政府和企業家們在對待新能源的時候要認真準備、在技術上不要冒進。在土地的綜合利用上,周大地提出由于當前土地緊缺,如果能在沙漠里從事新能源發展可能是最好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