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
“支持川中丘陵地區四市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會上,列席會議的省政協委員,資陽市政協副主席、民建資陽市委主委李發剛用筆標記重點。
“川中崛起”,這是李發剛今年關注的重點話題之一,他也帶來了自己的提案,建議支持建設區域一體化天然氣產能示范基地,支持內江市威遠縣、資陽市安岳縣、自貢市富順縣等地建設天然氣化工園區,完善天然氣資源所在地稅收和利益分成機制等。
![](http://m.zw-screw.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李發剛。(中)
現狀:
資源優勢明顯 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2023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支持川中丘陵地區四市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的意見》,明確要加快培育壯大天然氣(頁巖氣)化工產業。
李發剛提到,川中丘陵地區資陽、自貢、內江、遂寧四市天然氣資源豐富,其中以“安岳氣田”為例,它是國內目前單體規模最大的整裝海相氣藏,全國五個萬億級大氣區之一,“十三五”期間已探明儲量達1.1萬億方,占全國的比重超過5.8%,占全省的比重超過21.2%。
資源優勢明顯的同時,李發剛在日常調研中也發現不少問題,首先就是勘探開發進程較慢。他列出一組數據,2022年,川中四市僅遂寧天然氣產氣量突破100億立方米,資陽為58億,內江、自貢相對更少。
同時,產業鏈條尚不健全,前期開發與后期利用轉化效率不高。李發剛舉例稱,如資陽市安岳縣、自貢市富順縣沒有天然氣化工園區,除布局勘探開發和凈化處理項目外,天然氣新材料等項目無落地平臺支撐,導致產業“缺鏈”“斷鏈”。
此外,李發剛還發現資源地貢獻與收益不均。比如,位于“安岳氣田”主儲量區的資陽市安岳縣,在天然氣勘探開發中貢獻了大量人力物力,但由于油氣勘探開發企業未就地注冊子公司,未能充分享受資源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留成及工業產值等收益。
建議:
支持天然氣產能示范基地建設
為此,李發剛建議支持建設區域一體化天然氣產能示范基地。首先要編制川中丘陵地區天然氣產業區域一體化發展專項規劃,制定前端勘探開發的時間圖、任務表,明確末端轉化利用的精細化工、新材料等產業細分方向,持續優化產業發展區域性空間布局,進一步加大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利用力度,實現單一資源勘探開發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轉變。
同時,建強園區平臺載體。建議支持內江市威遠縣、資陽市安岳縣、自貢市富順縣等地建設天然氣化工園區,推動有條件的化工園區擴區拓園。加快高石梯南區凈化廠、川氣東送二線大英—安岳—銅梁支干線、安岳縣綜合能源開發等項目建設,進一步實現資源優勢向產業發展優勢的轉變。
此外,要更加完善利益共享機制。建議完善天然氣資源所在地稅收和利益分成機制,探索組建央(企)地合資合作公司,爭取更優的國家政策支持和更多的央企國企參與,推動形成政府引導、多方參與,企業化運作、滾動式開發的良性天然氣產業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