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22日,202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和國家能源局監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系統總結了2023年工作成績,部署2024年重點任務。
會議要求,2024年要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聚焦深地深水、非常規資源和老油田穩產等重點領域,加強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推動原油產量穩產在2億噸,天然氣繼續保持較好增產勢頭。加快國家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堅持大庫大站、集約布局原則,加快地下儲氣庫建設。
石油天然氣司將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錨定“十四五”油氣規劃,著力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進一步強化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油氣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推動油氣行業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油氣力量。
構建油氣發展新格局
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2023年以來,石油天然氣司組織全行業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為首要職責,多措并舉增加油氣供給,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不斷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一是勘探開發力度持續提升,提前兩年完成“七年行動計劃”主要目標,自主保障我國油氣核心需求的能力不斷增強。2023年,我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7%,新建原油產能2250萬噸、天然氣產能420億立方米,原油產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天然氣產量超過2300億立方米,實現原油穩產增產、天然氣連續第七年增產超過百億立方米。推動頁巖油等非常規原油增儲上產,加快新疆吉木薩爾、大慶古龍、勝利濟陽3個國家級頁巖油示范區建設,全年頁巖油產量預計突破400萬噸。持續推動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預計全年產量突破920億立方米,占到天然氣總產量的40%。向深地油氣進軍,兩口萬米科探井開鉆,正在探索萬米深油氣區域。深化海域重點盆地油氣成藏認識,海洋原油增產成為全國原油上產的主力,其中渤海油田產量突破3400萬噸,是目前國內原油第一大生產基地。組織行業技術交流,編制年度勘探開發白皮書,發布油氣勘探開發標志性成果,加快工程示范及產業推廣進程,持續促進以科技創新引領勘探大發現和高水平開發建產。配合有關部門和地方,優化油氣礦權管理,建立用地用海、財稅等協同保障措施。
二是立足“全國一張網”,產供儲銷體系持續完善,全國儲氣能力邁上新臺階,管網干線“管輸硬”瓶頸基本消除。推動中俄東線泰安—泰興段提前一年投產,俄氣已從東北直達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對接俄遠東天然氣進口,加快推進虎林—長春—石家莊天然氣管道前期工作。全力推進川氣東送二線等干線管道建設,進一步提升干線管輸能力。落實全國儲氣能力建設實施方案和加快方案,推進儲氣設施集約布局,著力提高市場調節和頂峰保供能力。提前超額完成地下儲氣庫年度注氣計劃,提前實現滿庫入冬,地下儲氣庫最大采氣能力同比增加3000萬方/日。組織召開全國油氣管道規劃建設和保護工作會議,推動管道建設和全生命周期管道保護工作,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和屬地監管責任。與水利部聯合發文,加強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與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相互穿越、跨越及鄰接工程的保護。
三是適應復雜局面,國際合作水平持續提升。面對復雜多變的局面,繼續加強與油氣資源國、消費國及有關方面的溝通協調,不斷鞏固深化務實合作,積極維護全球油氣市場安全穩定。與俄羅斯、中亞、中東有關國家及地區擴展合作,進一步鞏固提升了我國油氣進口規模,進口來源涵蓋全球主要油氣出口國和周邊資源國,油氣進口通道持續鞏固完善。海外合作進一步取得突破。
四是實現保供穩價,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油氣需求。努力構建適應國情的油氣市場體系,在近年國際油氣市場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基本實現國內油氣供應量足價穩,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五是深化油氣行業改革,行業治理邁上新臺階。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氣市場體系改革提升國家油氣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深化油氣行業改革。做好“十四五”石油天然氣發展規劃中期評估工作,進一步明確規劃深入實施的工作思路。制定《天然氣利用政策(修訂)》并廣泛征求意見。制定石油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建設實施方案。加強省級和企業規劃與國家規劃銜接,按年度推進油氣管網設施重點工程建設。加強LNG接收站集約布局和規范管理。
六是著眼可持續發展,綠色轉型取得新突破。制定《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統籌推進油氣供應安全和綠色發展。持續推動形成油氣上游領域與新能源新產業融合、多能互補的發展新格局,積極穩妥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梳理輸氫管道工程涉及的技術、標準和安全等方面問題。組織開展管道輸氫安全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等方面研究。組織編制發布《2022年油氣勘探開發標志性成果及技術應用案例》《中國油氣勘探開發發展報告(2022年)》,組織優選2023年油氣勘探開發十大標志性成果。推動新型油氣勘探開發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接續實施。印發《石油天然氣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示范工作的通知》《頁巖油、頁巖氣勘探開發示范工作的通知》,加快工程示范及產業推廣進程。督促企業加快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準噶爾盆地CCUS項目建設,預計全年二氧化碳注入量超200萬噸。
強化高水平產供儲銷體系建設
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
2024年是落實“十四五”油氣規劃的關鍵之年,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將加快形成,預計我國石油消費將保持小幅增長,天然氣消費保持適度增長。油氣行業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必須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
2024年,石油天然氣司將強化高水平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并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著力提升勘探開發能力,端牢油氣飯碗。統籌做好規劃計劃落實。堅持系統思維,高質量推進落實“七年行動計劃”、規劃實施方案,細化制定重點油氣產區建設專項實施方案。組織推動年度增儲上產任務落實。按照油氣產量穩產增產目標,組織分析論證,制定年度預期性目標和重點項目清單,貫通形勢分析、月度總結、重點項目調度、項目備案等工作,切實做好扎實有序按進度增儲上產,確保年度儲量產量任務落實到位。
二是著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提升供氣保障協同能力。持續加快油氣管網設施重點工程建設,推進中俄東線南段、西氣東輸三線中段、西氣東輸四線、川氣東送二線、虎林—長春—張家口等天然氣干線管網項目建設。加快落實全國儲氣能力建設實施方案,壓實各方儲氣能力建設責任,推進儲氣設施集約布局、加快建設。
三是著力促進國際能源合作高水平發展,統籌應對風險挑戰。鞏固和拓展與周邊油氣資源國合作,夯實跨境油氣進口通道體系。持續協調增強全球油氣全產業鏈協同能力,促進國際油氣合作高水平發展,為全球能源安全和能源治理作出新的貢獻。
四是著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助力“雙碳”目標。持續推進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深度融合發展,打造油氣增儲上產與綠色低碳發展共贏模式,推進綠色油氣田建設,構建環境友好、節能減排的油氣生產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