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海一號”二期首口開發井放噴測試火焰映襯在水霧中形成彩虹。中國海油/供圖 |
![]() |
作業團隊合力完成鉆井工具替換。 |
![]() |
現場作業人員安裝深水水下采油樹配件至防噴器。中國海油/供圖 |
本報訊 記者吳莉報道 10月16日,中國海油宣布,我國首個深水高壓項目“深海一號”二期工程首口開發井作業順利完成,測試日產天然氣超100萬立方米,日產凝析油超230立方米,產能遠超設計預期,有效印證了我國自主建立的深水油氣勘探開發全套技術在實踐運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對推動國內深水復雜油氣資源高效勘探開發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氣田位于海南島南部海域,采用“水下生產系統+淺水導管架處理平臺+深水半潛式平臺遠程操控系統”模式建設,分南、北、東3個井區部署12口水下氣井,開發距離“深海一號”能源站約70公里海域的陵水25-1深水區塊,最大地層壓力達69兆帕。此次完成的首口開發井作業水深近千米,完鉆井深超過5000米,井身結構末端與井口的水平距離超過2000米,最大井斜角度達91度,是一口實施難度極大的深水大位移水平井。
“這口井的綜合作業難度比一期工程的大部分氣井難度都大,但收效非常好。”中國海油“深海一號”二期鉆完井項目經理蔣東雷介紹說,由于采用集中式井口布局,“深海一號”二期工程井口距離目標氣藏普遍較遠,大位移水平井的設計可以使氣井像樹根一樣在地層中“橫向”延展,最大限度接觸地層含油氣構造。
蔣東雷說,中國海油以開發淺海油氣過程中形成的“優快”鉆井理念為基礎,結合“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成功建設經驗,組建“深水新優快”團隊,創新作業模式,優化鉆完井工藝,調集“海洋石油982”深水鉆井平臺等國內外高水平作業資源,攻關深水高壓井作業。本次高難度開發井作業的順利完成是一個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確保深水高壓井打得好又打得快,是‘深海一號’二期鉆完井作業的一個重要技術目標。”中國海油海南分公司總工程師(鉆完井)劉書杰介紹,“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的鉆井總進尺達到一期工程的2.2倍,得益于批量建井思路的充分運用,項目鉆井作業總進度在第一口井完成時已經達到80%,作業提速成效顯著。
劉書杰表示,建設“深海一號”二期項目也是一次寶貴的技術探索,項目鉆完井作業面臨深水高壓井安全控制、淺層地質災害應對、大產量放噴井控、井筒流動安全保障、長水平井礫石充填、開發井井筒完整性保持等6大關鍵性難題。中國海油技術團隊在解決問題、推進作業的過程中取得了大量的實踐經驗,深水高壓井鉆完井核心技術體系正逐步建成,國內深水復雜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有望打開新局面。
據了解,“深海一號”二期工程項目建成后,“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整體的高峰年產量將從30億立方米增至45億立方米,相當于海南島2021年天然氣消耗量的90%,為我國華南地區經濟建設提供充足的清潔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