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LNG倉單交易交收第一單
數據顯示,天津交易中心首日交易量超8400噸,交易額近5000萬元,掛牌交易、競價交易、倉單交易、產能預售等交易模式均有成交。其中,內蒙古西部天然氣在天津交易中心掛牌276噸LNG倉單,最終由內蒙古高速天然氣摘牌成交,并于當日完成線上交收。
據了解,這是國內天然氣交易中心完成的LNG倉單交易交收第一單。在市場形勢日益復雜的當下,LNG價格的波動明顯加劇,倉單交易的便利性可以大大降低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和參與門檻,提升商品的流通效率。這是天津交易中心以客戶需求為牽引,開展市場化創新的有益嘗試,也是助力產業客戶提升設施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實現自主靈活高效資源配置的重要實踐。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董事長陳子峰說:“我們對于天津交易中心‘從實體企業需求出發,打造市場化交易中心’的理念非常認同,創新設計的LNG倉單交易能幫助客戶便捷高效地實現線上交易、罐內交收。內蒙古西部天然氣也一直在探索新的業務模式,未來,希望能與天津交易中心一起,共同助力油氣體制市場化改革,推動行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據悉,試運營期間,天津交易中心將聚焦LNG商品的交易交收場景,2024年,將陸續上線管道氣以及管容、罐容、庫容等油氣輔助服務交易和天津其他優勢能源化工品種,持續做大市場化交易規模,服務實體經濟。
差異化特色受行業廣泛期待
據介紹,天津交易中心位于經開區,從籌建初始就致力于打造一個堅守合規運營底線,以需求為牽引、智能為驅動,有特色的交易中心。一是在全國首創拼單集采交易模式,以市場化方式高效聚合需求側,通過需供高效匹配,有效提升產業運行效率,推動供給側改革;二是兼容買賣雙邊交易需求,統籌批發和零售市場,設計完成“產能預售+LNG訂單通+倉單交易+現貨掛牌/單向競價”的集成創新交易模式,建立了中長期交易和現貨交易相結合且市場主體自由選擇、競爭有序的油氣商品交易體系,有利于形成天津基準價格,助力國家油氣體制市場化改革;三是運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數智技術,打造LNG期現通、智象區塊鏈等智能產品服務實體企業,能有效滿足客戶智能交易、智能交收、智能風控需求,助力油氣產業高質量發展。
天津交易中心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邀約典型客戶代表和第三方合作機構,組建獨立的“公開、公平、公正”市場監督委員會,對交易中心三公履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督促整改。這是天津交易中心為打造一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交易平臺所做的突破性機制創新,以實現與客戶“共建、共治、共享”商品要素交易市場的目標。
本次天津交易中心的試運營啟動也受到了行業內的廣泛關注與期待。
■ 延伸閱讀
天津設立油氣交易中心的優勢
根據國際經驗,建立天然氣交易中心至少要具備以下條件之一:一是靠近產地;二是管網樞紐地;三是臨近消費地。天津作為京津冀乃至北方區域的能源樞紐城市,近年來大力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取得一系列成效,業已形成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同保障,多方向多氣源的供應格局,建有國家管網天津、中石化南港、北京燃氣南港三座LNG接收站。同時,天津還擁有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優勢、產業的基礎優勢、科技教育人才的核心優勢、港口的“硬核”優勢、城鄉空間的資源優勢,具備建立油氣交易中心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