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天然氣保供工作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既是重大政治任務,又是重大民生工程。
作為國內主要的天然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中國石油相關企業如何應對冬季極端天氣變化?如何精準預測市場需求?如何采取科學合理的調峰手段,實現保供保暢?本期邀請相關企業及業內專家,對此展開探討。敬請關注。
專家觀點
創新+合作,構建天然氣產業新生態
於世為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天然氣供銷端應統籌天然氣供應的安全性和終端用戶的價格承受能力,堅持量入為出、有序發展。
◇統籌平衡天然氣產供儲銷網絡,要優化資源結構和銷售流向,促進供需平衡與市場變化協調應對。
當前,我國進入冬季保供高峰期。天然氣作為保供“主力軍”,易受國際地緣政治、價格、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出現供氣緊張和短缺局面。在快速退煤背景下,清潔供暖設施不足、管網布局不完善、天然氣上下游定價機制不貫通、地方財政補貼乏力等多種矛盾交織,天然氣生產及銷售企業要實現高質量保供,面臨著新挑戰。
保暖保供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能源供應安全是首要任務。天然氣供銷端應統籌天然氣供應的安全性和終端用戶的價格承受能力,堅持量入為出、有序發展。通過系統優化國產氣與進口氣比例,在發揮國產氣和進口長協氣保供穩價“壓艙石”作用下,靈活調整LNG采購策略,推進進口多元化和國內外合作,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構建陸海互濟、互相聯通的多通道保障體系。同時,精準預測保供需求,充分利用儲氣設施,超前組織優化儲氣庫群注采輪換,保障用氣高峰時段氣源安全穩定供應。
統籌平衡天然氣產供儲銷網絡,要優化資源結構和銷售流向,促進供需平衡與市場變化協調應對。以天然氣資源供應空間和市場銷售空間為基礎,加強市場及價格趨勢預測。通過繪制用戶需求畫像,系統剖析供暖期及高峰時段用氣結構,制定分區域、分管道、細化到用戶的分級供應方案。根據產運儲銷各環節的量、效和成本,銷售公司要優化各客戶合同量、計劃量,優化價格策略。做好極端天氣預判,在用氣高峰、供應緊張時段,做好有序用氣應急預案和分級響應機制,提高可中斷用戶的響應速度,確保極端天氣情況下居民生活、公用事業、重點單位的天然氣穩定供應。
天然氣銷售企業要實現精準保供,關鍵在于樹立底線思維,堅持市場導向。天然氣銷售業務應該探索“創新模式”:將市場開發深度融入地方發展規劃和省網布局,把握地方國資混改機遇,積極推進與各類燃氣企業的合作;積極開發城市燃氣、交通加注等高質高效客戶,著力提升工業、公共服務等業務銷量;繼續推進分布式能源項目開發,按照氣電融合發展的思路,加大與國內各類電力企業的合作力度。
要高質量完成冬供大考,天然氣產業科技創新是關鍵一環。目前,我國已構建了“四大油氣通道+三橫三縱”管網框架,為天然氣企業保供與保暢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通過引入先進的科技手段,如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通過提高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實現對供應鏈的實時監測和智能管理。此外,隨著市場主體的增多,合作共贏也是實現保供保暢的關鍵。天然氣銷售企業應與供應商、政府、相關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分享信息、資源和技術,加強產業協同和多能互補,形成一個相互支持的生態系統,提高產業鏈韌性,實現互利共贏。
![](http://m.zw-screw.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同題采訪
1.面對氣溫變化,如何提高資源供應的彈性?
加強運維管理 推進動態跟蹤
大港油田天津儲氣庫分公司經理夏國朝:
應對極端天氣,大港油田儲氣庫群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不斷加強運維管理。健全管理制度,科學制定冬季保供應急預案。針對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數據及關鍵設備,建立巡檢臺賬,嚴密監控運行參數,加強管道巡檢維護,采取“線上實時監測+人工定時巡檢”的方式,重點抓好采氣處理裝置運行狀態及高風險、高后果區管段監控,確保冬季采氣平穩運行。
二要全面推進動態跟蹤。堅持“一井一策”,以多周期數值模擬流體運行規律為指導,扎實開展儲氣庫動態分析,加大“低滲區、水淹區、低產井、復雜井”潛力研究,實施“氣藏—井筒—地面”系統一體化管控,持續優化生產方案,合理匹配各庫氣量,實現精準調控。
三要壓實保供責任。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冬季保供生產協調、生產操作、生產保障和團結協作能力,在降低生產故障問題發生次數的同時,節能降耗,切實平衡好保供與穩效之間的關系。(劉英 采訪)
提升生產能力 制定調峰方案
塔里木油田油氣開發部副主任劉勇:
首先,要充分認識當前冬季安全生產及保供的極端重要性,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加強產運儲銷一體化協同,全力以赴提產能、上產量、保安全,堅決完成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任務。
其次,要加快提升天然氣生產能力,把天然氣生產能力提升落實到區塊、落實到單井、落實到人員,全力推進老井穩產、措施增產、新井上產、管理促產。推進地質工程一體化,優先上鉆天然氣產能貢獻大的新井,加快鉆、試、投節奏,加大產量貢獻步伐。聚焦主力氣田見水等關鍵問題,科學制定合理的開發技術對策,深化氣田地質研究,持續開展氣藏動態分析及優化調整,深入推進防水、控水、排水等綜合治水工作,加大老區老井產能恢復力度,在保供的同時,保護好氣藏。
最后,要有效應對極端天氣下的天然氣保供工作,對主力氣田應急調峰能力進行摸排,優選單井建立應急調峰庫,明確調峰技術措施,制定應對極端天氣的調峰階梯方案,確保供氣頂得上、供得足,以實際行動守住民生用能底線,確保群眾溫暖過冬。(王成凱 采訪)
2.如何完善應急調度機制,保證天然氣輸送暢通?
統一組織運力 做好應急儲備
國際事業公司天然氣二部副總經理薛蓓蓓:
組織全球資源保量保效供應,確保人民溫暖過冬,是中國石油國際貿易人的重要使命。冬季,LNG船舶集中到港,罐存周轉快,運行壓力大,是最考驗船期調度水平的時刻。冬季也是中國石油主力接卸口岸——江蘇如東LNG接收站和河北唐山LNG接收站極端天氣高發的季節。大風封港可能影響船舶接卸,要密切關注罐容能否堅持到天氣轉好后靠泊卸貨,因為一兩日的延誤就可能導致后續數船產生高昂滯期費用,增加百姓用氣成本。
在新的保供季,國際事業公司要在集團公司的統籌部署與大力支持下,發揮好LNG接卸專班作用,做好資源組織、船期調度、優化降本等工作。要加強應急處突能力建設,編制完善冬季LNG進口保供應急預案,全面強化計劃調度與現場協調管理,最大程度降低突發情況對船舶按期接卸供氣的不利影響。要提早研判冬季市場,提早布局保供資源,爭取靈活性較強的LNG資源參與冬季保供。要暢通氣象預警信息獲取渠道,做到天氣情況早知道,各部門早溝通,船期、窗口期安排早調整。同時,通過協調有關單位,爭取政策支持,組織開展好“一離一靠”及夜航作業,調度極端天氣前后到港船舶以最快速度安全接卸離港,避免產生滯期費用。(儲寶 采訪)
強化計劃調度 布局保供資源
運輸公司總調度長、物流分公司經理楊文:
進入冬季,極端天氣多發,市場需求多變。運輸公司要從以下方面持續發力,確保運力暢通。
要設立公司級總調度室、二級單位總調度室、配送中心調度室或調度點三級生產管理運營模式和管理機構,建立各層級應急響應機制。當出現重大運輸任務時,公司升級調度指揮管理,利用遠程可視調度指揮系統直連現場,迅速掌握現場情況,科學制定決策,統一組織運力,部署車輛任務,快速下達指令,實現公司在特定任務下對車輛運行的統一管控。
面對多變的市場、冬季極端天氣、急難險重任務時,通過中國石油物流服務平臺物流網絡和運力資源池,實行運力“一盤棋”管理,打破單位限制、地域限制,開展運力橫向縱向支援和調劑,提升運輸能力和應急響應能力。
要利用北斗導航技術,進行天氣及地質災害預警,綜合評估道路環境風險,合理優化運輸線路和運輸計劃,保證人員和車輛安全,確保天然氣運輸任務的完成。
要在全國31個省區市設立應急物資儲備庫房,配備應急物資。如遇到突發情況,利用應急管理系統輔助決策支持平臺,為救援決策提供支持。(孟建紅 采訪)
3.如何滿足多變的市場需求,實現精準高效保供?
加強聯動保供 精準配置資源
西南油氣田重慶氣礦副礦長胡昌權:
作為承擔重慶市95%以上民用市場保供任務的西南油氣田重慶氣礦,面臨城市燃氣民生需求持續增長、自產氣量占比不到25%的嚴峻挑戰,抓好天然氣產運儲銷工作成為重慶氣礦保供的重中之重。
細化保供方案,應對突發狀況。氣礦要結合往年和今年保供形勢以及區域管網的適應性,細化保供方案,細分天然氣缺口等級,明確調控對象,排列調控順序,明細實施步驟,以應對用氣高峰時段天然氣供需突發狀況。
組織外部資源是關鍵。要利用38個倒輸點,爭取相國寺儲氣庫采氣高峰期富余氣量進入川渝管網,統籌重慶頁巖氣公司等外部資源。在用氣高峰時段,優先下載西南油氣田公司管網的天然氣,保障企業效益提升。
優化生產組織是重點。強化氣井、氣田生產動態分析,通過日分析、周總結、月考核方式,實現滿負荷生產,使氣井生產效益達到最佳。加快黃瓜山片區新建產能進度,最大化發揮引進分廠的處理能力,重點保障大貓坪、龍門場、五百梯等氣井高位生產。氣礦將在冬供期間貢獻43.6億立方米天然氣,進而實現今冬明春保供季營銷效益最大化。(李傳富 李世兵 采訪)
抓好產運儲銷 優化生產組織
天然氣銷售陜西分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李偉:
作為中國石油在陜天然氣銷售領域的“主力軍”,天然氣銷售陜西分公司(簡稱陜西分公司)要按照集團公司、天然氣銷售公司冬季保供各項工作部署,全面“把脈”陜西省用氣情況,保民生、保合同、重合規、防風險、穩效益。要加強需求側管理,緊盯市場需求變化,全面做好“高峰月保供、其他月保暢”的彈性銷售工作,高效統籌保供保暢穩效三重責任。
面對極端天氣,陜西分公司要在第一時間優化調整營銷策略,多措并舉調峰保供。開展特定區域專場交易,滿足下游用戶需求,全力確保油氣田后路暢通。
結合陜西省冬季天然氣供需形勢及背靠大氣區、緊連大管網、面對大民生的市場特點,陜西分公司要積極走訪省內各級政府、上游油氣田與下游用戶,建立天然氣共同保障聯動機制,突出抓好西安、榆林、安康等重點地區和城市燃氣、直供熱力等重點行業的民生保供。加強“日指定”運行管理,推動各市場主體保供責任落實,進一步健全客戶經理制,發揮天然氣產業鏈整體優勢,提升上下聯動速度和整體響應能力,重點關注并協助解決省內部分地市用氣缺口,統籌資源,實現精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