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記者從南川區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大會上獲悉,由中石化重慶頁巖氣有限公司開發的南川頁巖氣田,7年來已累計產天然氣超65億立方米。據悉,該氣田是國內首個常壓頁巖氣田,在技術上實現了諸多突破。
![](http://m.zw-screw.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中石化重慶頁巖氣有限公司采氣現場。南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該企業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慶市專精特新企業,自2016年落地南川以來,累計完成投資135億元。企業與重慶大學等高校開展聯合攻關,形成了一套以“優快鉆井+全電壓裂+智能化采氣+全工序綠色開發”為核心的高效開發技術,有效解決了制約常壓頁巖氣、深層煤層氣效益開發的系列技術難題。企業提出的常壓頁巖氣地質理論和產能評價技術,經院士鑒定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http://m.zw-screw.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企業作業現場。南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企業負責人、南川區智庫專家房大志介紹,企業在壓裂工藝上采取了密切割分段加高強度加砂的新工藝,同時采用“少液多砂”的壓裂新思路,讓綜合砂液比達到10.81%,并在工藝上采用減阻水施工、快提排量、高初始砂比等新方式,提高了儲層的有效改造,實現了水平段壓裂3601米的國內最高紀錄,在超長水平壓裂施工方面進行了探索。
“在綠色低碳開發方面,企業積極推動以電替油的動力變革,引領了國內頁巖氣鉆井壓裂的電動化升級。”房大志對記者說,企業通過開展CCUS技術先導型試驗,在全國范圍內首次進行了在頁巖氣井采氣中后期開展二氧化碳置換頁巖氣實驗,提高頁巖氣產量的同時又實現二氧化碳地下封存。
![](http://m.zw-screw.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南川區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大會 。 通訊員 喻梵攝
而在推動數智化改造方面,企業通過不斷提升油田整體智能化管理水平,實現了采氣平臺無人值守,建成了精干高效的“百人百萬噸級”現代化油公司,企業建設的信息化氣田現已入選“重慶市大數據與數據治理相關產業發展試點示范及專項資金支持項目名單”,在頁巖氣領域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