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大氣污染防治作出貢獻
實現散煤治理701萬噸 減碳超100萬噸
2018年4月,陜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陜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中國燃氣聞令而動,積極踐行中燃擔當,全力推進鄉村燃氣建設、運營。
相較于城市燃氣,鄉村燃氣投資巨大,成本回收慢,許多燃氣公司望而卻步,個別地區甚至出現了“圈而不建”的怪象。為了真正助力鄉村振興,改善農村用能結構,讓鄉村用戶也能和城市居民一樣家家用上優質的管道氣源,中國燃氣集團下屬的中燃陜西經營管理集團勇擔重擔、攻堅克難,不斷將管道燃氣向陜西各地農村推進。目前,已鋪設天然氣管道 5300公里、閥門井2600 座、調壓箱8500 臺,覆蓋陜西省西安市、渭南市、延安市、咸陽市、寶雞市、榆林市六地市19個縣區,累計投資30億元為50萬戶提供管道天然氣服務。累計實現散煤治理701萬噸,減少碳排放超100萬噸。
2
清潔能源助力周至“和美鄉村”建設
鋪設管道 700 公里 覆蓋用戶 7.8萬戶
中共中央在2021年、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均明確提出要“推進燃氣下鄉,支持建設安全可靠的鄉村儲氣罐站和微管網供氣系統”。燃氣下鄉作為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與發展既關系到農村能源革命和環境保護,也關系到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自2018年起,中國燃氣陜西經營管理集團主動配合周至縣鄉村振興局,通過清潔能源助力鄉村振興。特別是在“和美鄉村”項目實施中有效提升農村家庭氣化率,推動燃氣下鄉入戶,針對周至縣淺山區特殊位置房屋的燃氣安裝難點工程,聯合設計、施工、監理等專業單位,逐一走訪農戶,普及用氣知識,解答村民的疑問和顧慮,幫助村民及時解決燃氣到戶問題。截止目前,累計在周至縣投資2.1億元,鋪設天然氣管道 700 公里、閥門井160 座、 調壓箱 410 臺,覆蓋 7鄉鎮2個社區 210個村組,天然氣管網覆蓋用戶達7.8萬戶。
3
“干凈、方便,用氣做飯就是好!”
既送來了天然氣 又賣出去獼猴桃
“用天然氣做飯又快、又干凈、又方便。以后做飯輕輕扭一下燃氣灶上的開關,火苗就竄上來了。實在是嫽扎咧!”周至縣竹峪鎮丹陽村村民王老漢逢人就這樣說道。眼看著自家通上了天然氣,他是發自內心的高興。靠山吃山,以前村民做飯全靠柴禾,而今村里留守老人多,使用柴火灶不僅不方便、不安全,關鍵是還會造成空氣污染,柴禾亂堆亂放還影響了村容村貌。于是,村民們便盼望著天然氣能通到家里。
在“和美鄉村”建設中,中國燃氣陜西經營管理集團不斷延伸著天然氣管道,越來越多的像王老漢這樣的鄉村用戶也用上了便捷、安全的清潔能源。
與此同時,中國燃氣還通過“壹品惠”電商平臺給鄉村振興賦能,不斷幫助農民增收。據了解,中國燃氣投資項目遍及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服務人口逾1.5億人,利用自身用戶優勢,首創了“可以繳燃氣費”的社區小店,打造了“家門口商業”,助力各地鄉村特色農產品登上中燃自建的慧生活新零售網絡平臺。這其中,中國燃氣陜西經營管理集團通過“壹品慧”社區小店已累計助農銷售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周至獼猴桃50多萬公斤,打造成了全國的“爆品”。
4
堅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深入排查安全風險
11家鄉村燃氣公司“戶內安檢”高于陜西省標準
2023年8月9日,國務院安委會組織開展全國城鎮燃氣安全整治,深入排查“問題瓶”“問題閥”“問題軟管”。2023年8月18日,陜西省省長趙剛主持召開省長辦公會議,研究城鎮燃氣安全整治工作,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長期以來,農村瓶裝氣“黑氣”猖獗,安全形式堪憂。而中國燃氣采用氣源集中供應,管網分散入戶,建管一體化,服務網格化的新模式,大幅降低了安全風險。全國城鎮燃氣安全整治期間,中國燃氣陜西經營管理集團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排查整治問題瓶、問題閥、問題軟管等燃氣安全風險,加大“瓶改管”工作宣傳力度,尤其是對小微商、學校、醫院等公福用戶,提供快捷便利的報裝服務。目前,中國燃氣陜西經營管理集團下轄11家鄉村燃氣公司全部執行每年向居民用戶提供一次免費戶內安檢,非居民用戶每月提供一次免費戶內安檢,高于陜西省標準,切實保證用戶安全。
作為一家全國性綜合能源供應服務的企業,讓鄉村用戶能跟城市居民一樣,用上安全、環保、方便、經濟的天然氣,是中國燃氣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國燃氣陜西經營管理集團將繼續扎根三秦大地,將有價值的事進行到底,為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扎實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