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亦海氣,降亦海氣。本次山西LNG價格上漲和前期下降均受海氣價格影響。但是由于下游需求并沒有實質性改變,所以山西LNG后市上漲乏力。”山西地勢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郭文強分析說。
海氣影響明顯
據金聯創數據顯示,海氣在國內LNG市場的份額已提升到42%左右,因此海氣價格對國內LNG市場影響明顯。6月16日,海氣現貨到岸價4289元,較6月6日上漲1000多元。
“本次國內LNG漲價的誘因更多來自歐洲市場的影響。但需要注意的是,全球LNG供大于求的情況并未出現明顯改善。根據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組織(GIE)發布的歐洲天然氣庫存顯示,截至6月14日,歐洲天然氣庫存為72.91%,大幅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由于歐洲LNG接收能力有限,所以未來國際天然氣市場持續上行的底層邏輯依舊不夠扎實。”卓創資訊分析師杜成說。
國內LNG主要消費地區在華北、華東和華南地區。海氣接收站多位于此,具有明顯的地域優勢。所以一旦海氣價格回落,消費地區會優先選擇具有價格優勢的海氣資源。
“山西作為LNG資源流出省份,省外銷售地區主要有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等,在遇到特殊行情的時候也會銷售到浙江甚至華南市場。若海氣接收站出站價格相對偏低,海陸價差縮小,區內液廠跨區域套利空間收窄或階段性關閉,就會降低客戶對山西LNG的采購熱情。”杜成說。
周邊資源競爭
山西LNG氣源以煤層氣為主,低價的煤層氣讓山西LNG在成本上具有一定優勢。但若套利空間收窄,山西貨源流出將受阻。
“以5月31日為例,山西主力液廠出廠價格在3700~3850元,而蘇北送到價格在4000~4100元,兩地套利空間縮至-80元附近,套利窗口關閉。因此山西資源只能流至安徽地區,價格優勢減弱。同時山西LNG流至河北石家莊周邊區域窗口關閉,山西區內液廠銷售半徑持續收窄,5月中下旬LNG多在本地及河南區域消化,外流至河北及安徽等地的資源量有縮減。”金聯創資訊分析師楊燕說。
雖說山西位于LNG主要消費區域和主產區的“中間”地帶,有一定的區域優勢。但由于周邊陜西、內蒙古兩省接近氣源地,LNG原料氣價格相對較低,因此陜蒙低價資源會流入山西,域內供過于求矛盾凸顯。為保持低位庫存和正常出貨,山西液廠價格只能持續低位震蕩。
從消費結構數據分析,山西交通用LNG消費占比較高,超過五成,主要用于煤礦及其他行業的運輸需求。“氣價上漲給貨運帶來壓力,因此LNG長距離運輸量下降,山西LNG“北氣”南下的銷售渠道依然受阻。”郭文強說。
目前,山西LNG資源外流受阻,且主銷地河南需求預期減淡,6月下游用戶切換回管道氣,主力以消化合同內氣量為主,對LNG采買大幅縮減。
主因供過于求
業內人士認為,供過于求的市場氛圍導致LNG價格不斷下行。
“1~5月份,西北地區LNG產量為476.47萬噸,同比增長16.22%。在國內供應增加的情況下,每周還會有100噸左右的海氣到岸,而國內每周LNG需求只有70萬~80萬噸,供應遠大于需求。”郭文強說。
“山西LNG流向河北、河南等地較多,LNG加氣站、工業點供以及城燃的補庫需求是影響山西LNG價格的主要因素。”杜成說。
“隨著天氣回暖,LNG在城燃調峰中失去作用。LNG氣站方面,目前少數氣站產銷情況良好,但大多數氣站銷售還是比較困難。”郭文強說。
此外,山西交通用LNG占比超過五成,受制于交通運輸方面限制,LNG市場成交量下降,價格進一步降低。
綜合來看,在下游需求沒有實質性改變以及供應過大的綜合壓制下,山西LNG價格后市上漲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