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年伊始,管網領域就傳來多個大消息。
先是長江環保集團注冊資本100億,成立專門的長江管網有限公司,來作為實施長江經濟帶管網攻堅戰項目的主體。
緊接著,另一家央企巨頭中建一局也中標了國內投資規模最大的雨污管網類PPP項目,總投資102.52億元。
而在此前,財政部還于去年11月提前下達了2023年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補助資金預算,總額105.5億,增幅達18.8%,成為各項污染防治資金中增幅最大的一塊。
百億公司成立,百億項目中標,百億預算下達,三件大事接連發生,透露出一個強烈的信號:經歷了生態環境部喊話、政策出臺、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通報之后,管網攻堅戰今年終于正式打響了。
1
注冊資本100億
長江管網有限公司成立
長江環保集團要成立專門的管網公司,其實此前就有風聲。
2021年4月19日,在與中國環博會同期舉辦的“2021中國環境技術大會”上,長江生態環保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巍就表示,長江環保集團未來要做到“兩個聚焦”:一是聚焦長江,二是聚焦城鎮污水治理及其相關業務上面,特別是要聚焦在管網建設和管網治理上。
他表示,目前我國的污水管網長度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有非常大的差距,無論是新增還是修復,都需要幾萬億的市場投資。要想根本徹底解決城市水環境問題,還是要在管網上加大投資力度,這是政府的痛點和難點,也是央企要履行好的社會責任。
聚焦管網,長江環保集團并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要動真格的。這不,2022年12月28日,長江管網有限公司就在湖北正式成立了,注冊資本100億元。
長江環保集團表示,該公司是長江環保集團實施長江經濟帶管網攻堅戰項目的主體,對于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標志著管網攻堅戰全面打響。
為什么要成立這家公司?原來,在長江環保集團4年的治水實踐中,他們發現,管網其實才是制約城鎮污水治理提質增效的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也是未來深入推進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
因此,“十四五”期間,水污染防治必須要集中解決管網問題,才能防止黑臭現象反彈,實現長治久清。
正是基于這一考慮,長江環保集團積極研究部署管網攻堅戰,在現有共抓長江大保護實施平臺基礎上,專門組建了長江管網有限公司,來幫助地方解決管網基礎設施薄弱問題。
眾所周知,管網建設,最難的問題就是“錢從哪兒來?”對此,長江環保集團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探索建立涵蓋污水收集、處理、污泥處置全過程的定價、動態調整和費用保障機制,構建以污染物收集量和削減量實際貢獻為核心的計價付費體系,從而實現污水價格市場化、管網資產可經營、污染治理可持續。
據了解,目前三峽集團正在湖北武漢和宜昌、安徽蕪湖和六安等沿江城市開展試點,力爭用一段時間解決試點城市管網問題,打造一批管網全覆蓋、污水全收集的示范標桿。
2
總投資102.52億
國內最大雨污管網類PPP項目開標
除了長江環保集團已成立專門的管網公司,最近,管網領域的大項目也開始釋放。
2022年12月30日,中建一局發布消息稱,中建一局以聯合體形式中標濟南市中心城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和城市內澇治理臘山河與興濟河排水分區PPP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位于山東省濟南市西部主城區,建設內容包括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和山體攔蓄工程三個子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有利于提高城市防洪除澇能力、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
具體來說,該項目包括濟南市臘山河與興濟河排水分區,建成后將通過新建水平階、山谷攔蓄下沉式綠地、截洪溝等設施,將從源頭控制雨水徑流量,實現涵養水源、修復山體、防止水土流失、攔截山體洪水、減少馬路行洪、消除積水內澇等功能,進一步改善臘山河和興濟河排水分區內的水環境、水生態和水安全。
據了解,這個項目采取PPP模式實施,運作方式為建造-運營-移交(BOT),項目總投資約102.52億元。項目合作期約30年,其中建設期3年,運營期27年。
102.52億元的總投資,也讓這一項目成為了目前國內投資規模最大的雨污管網類PPP項目。
3
資金補助105.5億
管網攻堅戰全面打響
除了百億公司和百億項目,2023年管網領域還迎來了百億資金補助。
2022年11月14日,財政部發布《關于提前下達2023年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對于“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給出105.5億的補助資金。
這一數字,比前一年(88.8億)增長了18.8%,也讓管網投資成為了各項污染防治資金里增長最快的一項。
百億公司成立,百億項目中標,百億預算下達,這三大事件短時間內集中在一起發生,標志著喊話多年的管網建設終于正式進入了實施階段。
最早,關于管網建設,還是生態環境部率先釋放出信號。
早在2020年1月,生態環境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就表示,管網的問題很大,城市污水廠進水污染物濃度很低,有的地方不處理都接近一級A的水平了,顯然管網質量存在很大問題。
隨后幾年,關于管網建設的政策文件也陸續出臺。以“十四五”規劃為例,其中“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排在了精準提標、污泥無害化、污水資源化之前,在水污染治理中位列第一。
2021年6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印發《“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其中也提出要求,要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爭達到70%以上。
進入2022年,管網工作正式開始進入試點階段。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試點建設的通知》,決定自2022年至2025年,在50個城市(縣城)組織開展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試點建設工作。
而在生態環境部喊話、政策密集出臺的同時,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也多次將目光投向了管網領域。
據“環保圈”統計,最近幾年,幾乎每一個被督察的省份,反饋情況時都會提到管網問題。而且在提到“水環境基礎設施”時,管網問題往往是督察組第一個點名的對象,優先級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見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對管網問題的重視。
如今,經歷了生態環境部喊話、政策出臺和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通報,管網攻堅戰終于正式打響。
而這,也將為環保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張波此前說過,管網建設需要大量的投資,“1公里污水管道平均大概需要300萬,光污水管網就有一萬億的缺口。”
2023年,也將成為管網建設的元年,標志著這一萬億市場正式啟動。
參考文獻:
1、長江管網公司注冊成立 全面打響長江經濟帶管網攻堅戰,長江環保集團,2022-12-30
2、總投資102.52億元!中建一局中標國內投資規模最大的雨污管網類PPP項目,中建一局,2022-12-30
3、長江環保集團李巍:“十四五”聚焦管網,理順價格機制,環保圈,2021-04-28
4、財政部關于提前下達2023年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財政部,2022-11-14
5、一個強烈的信號!“十四五”管網將成為重點工作,環保圈,2021-12-15
微信公眾號又雙叕改版了,為了不錯過我們的精彩內容,大家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星標關注“凈水技術”,感謝大家的支持!
來源:本 文來自環保圈 ,僅供分享 交流不做商業用途,不代表凈水技術觀點,版權歸原作者與原作者出處
排版:王焱
校對:王焱
凈水技術 | 未來城市供水管網技術將如何走出一條”新路”?
凈水技術 | 如何有效控制城鎮供水管網漏損
凈水技術 | 高品質飲用水探索與實踐研討會暨《凈水技術》2023年學術年會預通知
凈水技術合作伙伴專區
凈水技術廣告投放合作請加微信:15900878214(孫麗華)
媒體廣告業務:孫麗華 15900878214
全國刊務理事會: 夏方 15601916870
蔣勇 13681740174
高品質飲用水會議:阮辰旼 13585990831
水智能會議:孫麗華 15900878214
污泥系列會議:朱瓊宇 18818272386
排水會議:李佳佳 13661654179
情報咨詢/科普服務:阮辰旼 1358599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