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行業,如何守好燃氣安全閥門,保障管網平穩運行是燃氣業務運營的重中之重。而隨著城市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城燃企業的傳統運營方式正面臨著巨大挑戰。如何以數字化突破傳統桎梏、通過技術創新實現轉型,是燃氣行業正面臨的的重大課題。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國家對燃氣行業的安全保障與轉型發展作出了一系列指示要求:應急管理部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加強燃氣等行業領域事故防范力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實施方案 (2022-2025年)的通知》,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加快推進項目實施,同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
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燃集團”)不斷革新自身能源輸配網絡,將數字化技術深植于業務全流程中,創造性地將送氣、安檢環節植入集團信息化平臺系統,實現了安檢必留痕、隱患必排查,真正做到用技術為安全賦能。其全流程安全智慧管理體系,即‘1+2+3+N’數字化架構,基于智慧企業運營調度中心,通過運營管理和應急輔助決策兩大應用平臺,結合地理信息云、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云、視頻AI三大技術平臺實現N個流程環節與應用場景的鏈接。
技高一籌的“智慧燃氣”
“我們通過在底層流程環節加裝物聯感知設備,有效實現了信息數據的實時監控、采集、傳導與分析處理。”中燃集團數字化發展事業部總經理韓鵬表示,通過“源-網-端”和日常安全管理,實現燃氣安全管理數智化;通過對氣源 “供應-輸配-存儲”進行數字化分析,實現氣源調度智慧化;通過對客戶服務數據進行可視化呈現,實現輔助決策。
城市燃氣管道多埋于地下,調壓箱設施處于戶外,隨時面臨著自然銹蝕、地質沉降、外力破壞等多種侵害的發生。如何通過定期的維護保養使管網保持在安全可用狀態,是燃氣管網運營面對的首要問題。韓鵬介紹:“為此,我們通過打造OMP平臺(運營管理平臺),將各類作業活動納入平臺管理,以數字化手段規范各類作業行為,確保作業合規;通過物聯技術及時感知管網的運行異常,捕獲異常后自動啟動閉環處理流程,消滅風險于未萌。”
“人防+技防”是中燃集團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和精度的重要組合拳,數字化在這套組合拳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將各類智能設備與數字化平臺進行深度融合,可快速完成從泄露檢測到處置的短閉環;另一方面,通過物聯網將用戶報警器信號接入數字化平臺,可實現持續性的安全監控,一旦居民家中發生泄露,將啟動漏氣處置程序,處置人員隨即攜帶專業工器具上門為用戶排除隱患。
“我們正以提升應急現場處置能力為建設目標,數字化預案為抓手,應用5G、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借助數字化推進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提升安全運營管理水平,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韓鵬表示,未來,中國燃氣將持續深耕應用模擬仿真、負荷預測等技術,使供能更平穩,讓用能更安全、更便捷。
可復制的蕪湖模式
隨著技術的更新,中燃集團智慧燃氣業務再下一城。今年,中燃集團攜手華為、海康威視、晶湖科技等科技企業在蕪湖打造智慧燃氣試點項目,其中智慧場站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對燃氣場站的現場環境、設備狀態、數據等進行實時動態檢測、遠程遙控管理,保障場站安全穩定運行,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運營效率。
蕪湖智慧燃氣場站利用數字化技術及智能設備,以“1+4+1+N”的架構形式,即“1個中心、4個場景、1張圖網、N個智能感知應用”,實現17個相關業務系統數據的融合貫通。在安全運行方面,對源-網-端安全類數據進行匯聚分析與自動預警,實現安全管理數智化。在氣源調度方面,通過對用氣趨勢的洞察,匹配供銷存數據,實現對氣源的精細化調度。在企業與政府聯動方面,與政府側城市生命線、雪亮工程、危貨運輸等系統充分聯通,形成城市運營管理的示范效應。
中燃集團執行董事、副總裁劉暢近日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主題演講中表示,中燃集團將積極聯合生態合作伙伴,圍繞綠色低碳、安全保供、生產運營等核心業務場景,結合ICT與數字化創新技術,深耕場景創新價值,在推動行業數字化創新發展上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