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指出,要聚焦“十大創新”(科技研發創新、人才引育創新、營商環境創新、數字變革創新、產業生態創新、要素保障創新、風險防控創新、文化宣傳創新、民生改善創新、推進落實創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發展和安全,適度超前、加快推進、一體落實燃氣基礎設施和智慧燃氣安全管理系統建設,推動燃氣行業高質量發展,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確立目標 穩步推進落實
根據方案,山東省將在2022年完成市政、庭院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450公里以上,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更新改造任務。2022年9月底前,灰口鑄鐵管道全面更新改造;10月底前,建構筑物違規占壓管道全面更新改造;11月底前,運行滿30年的老化管道全面更新改造。2023年年底前,既有居民管道用戶橡膠軟管全面更新改造。2025年年底前,對所有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管道,在專項安全評價基礎上,通過落實管控措施、實施更新改造等方式實現應改盡改。2025年年底前,對超設計運行年限、安全間距不足、安全設施不健全、臨近人員密集區域、地質災害風險隱患大等不滿足安全要求的場站設施實現應改盡改。
此外,山東省還將扎實推進智慧燃氣安全管理系統建設。2023年年底前,燃氣經營企業完成在線監控系統建設;2024年年底前,燃氣經營企業優化完善在線監控系統,省、市、縣燃氣管理部門和企業整合聯網、一體運行,實現全省聯網管理。
系統排查 實施更新改造
在實施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時,山東省要求各地要充分利用CIM(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及地下管線普查成果等既有資料,運用調查、探測等多種手段,對燃氣管網進行系統排查,建立更新改造臺賬。
同時,區分輕重緩急,因地制宜編制改造方案,明確改造項目清單和分年度改造計劃。將燃氣管道等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納入本地區年度工程建設計劃,同步加裝燃氣管道前端感知設備,為新建燃氣管道配置智能監控傳感設備,鼓勵燃氣經營企業選用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提高管道和設施本質安全與智能化水平。庭院管道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作為老舊小區改造必選項,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年度計劃同步實施。施工時,燃氣經營企業要有序安排施工區域、時序、工期,減少交通阻斷以及對市民生活的影響,同時加快推進在線監控系統建設。
管道更新改造完成后,燃氣經營企業要健全管網運行維護長效機制,加強運維養護能力建設,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定期開展檢查、巡查、監測、維護,防止設施帶“病”運行。
方案也對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工程的資金籌措、項目審批、竣工驗收等方面進行了規定。
建立平臺 進行智慧管理
方案提出,山東省將智慧燃氣安全管理系統與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新型智慧城市、城市生命線等統籌建設、同步推進。各市應將燃氣安全智慧監管平臺所需要的運營管理隊伍和工作場地,納入本地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城市生命線等統籌安排,創新運營管理服務模式,形成配備合理、穩定可持續的運營保障力量。
燃氣經營企業應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建設“一庫一平臺”(“一庫”指基礎數據庫,包括企業基本信息、燃氣設施信息、用戶信息、動態監測數據、隱患數據、應急保障資源等;“一平臺”指在線監控平臺,實現氣源供應保障、管網運行數據實時監測、場站運行監測、泄漏監測預警、事故應急處置、日常巡檢管理和戶內安檢等功能)。各級政府燃氣管理部門依托電子政務云,匯聚企業相關數據,建設燃氣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實現統籌協調、指揮調度、監督考核、監測預警、分析研判和綜合評價,推動燃氣管理“一網統管”。
此外,方案支持各市聯合通信運營商、高校院所、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推動物聯感知、智能巡檢、現場處置、應急救援等信息化、智能化裝備研發應用,打造燃氣安全領域科技創新高地。
相關負責人表示,山東省將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各媒體平臺宣傳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的重要意義,正面引導社會輿論,并做好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交通阻斷、停氣等情況的提前告知,為市民的安全用氣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