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新聞發布會召開,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現場獲悉,能源是污染防治攻堅和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領域,“十四五”時期能源領域將采取哪些行動來鞏固環境質量改善成績?北京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來現余介紹,“十四五”時期,本市將堅持“更加高效、更加綠色、更有韌性”,推動能源發展,從源頭減污降碳,為支撐本市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量變到質變、力爭率先碳達峰碳中和做出新的貢獻。
在“更加高效”方面,堅持效率優先導向,多措并舉節能降碳。一是深挖重點領域節能潛力。推進城鎮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力爭基本完成全市2000年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完成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3000萬平方米。實施公交系統節能計劃,提升軌道交通牽引能效。加強數據中心精細化用能管理,加快推動老舊數據中心升級改造,低效數據中心關閉退出。二是發揮科技和市場作用。加快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加強綠色技術產品推廣、示范應用。探索開展用能權交易,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嚴格執行國家電價改革政策,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三是動員全社會節能。嚴格責任落實,強化對區、重點行業、重點用能單位目標責任考核,落實國家能耗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改革要求,增強總量彈性管理。
前段時間,本市出臺《北京市進一步強化節能實施方案》,即“節能十條”。目前,全社會節能已逐步行動起來。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發揮表率作用,嚴控建筑外觀照明,室內溫度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公共建筑室內溫度控制標準。節能服務“進企業、進公共建筑、進社區”活動已累計開展165場,重點用能單位“節能官”培訓在線開展,培訓人數約1100人;本市26家提供第三方(非自用)服務的數據中心企業電耗在線監測診斷設備安裝完畢;對57家石化、水泥、數據中心、商場、超市等領域重點用能單位開展了現場檢查。
在“更加綠色”方面,按照“減煤、穩氣、少油、強電、增綠”的思路,分類有序推動轉型發展。一是基本完成全市剩余農村村莊供暖散煤清潔改造,煤炭消費量控制在100萬噸以內。二是提升燃氣高效精細利用水平,分類有序推進非居民瓶裝液化石油氣替代,天然氣消費量控制在200億立方米左右。三是大力推進車輛“油換電”,基本完成全市燃油供熱鍋爐清潔改造。四是逐步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加強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建設,形成千萬千瓦級應急備用和調峰能力。五是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加強光伏發電在城鎮農村新建居住建筑、城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地鐵、公交場站設施等重點領域應用,擴大淺層地源熱泵應用。加快推進京外新能源基地和綠電通道建設,到2025年,外調綠電力爭達到300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4%左右。
在“更有韌性”方面,始終牢記能源安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堅守首都能源安全底線,適應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要求,推進能源新技術與智慧城市融合發展,建設虛擬電廠。加快輸電通道建設,全市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6%。提高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建成多源多向天然氣供應體系,提升天然氣應急儲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