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黃陂區羅漢寺街周寨村,占地100余畝的國家管網西氣東輸武漢輸氣分公司黃陂聯絡壓氣站連日來滿負荷運轉,從這里輸送的天然氣源源不斷地進入武漢及省內管道沿線14個市(州)、70個縣(區)。
圖為:一天的日常巡檢開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攝)
1月1日上午9點,操作員楊磊開始了當天的第一次巡檢。此前,這里已經進行了“地毯式”專項檢查維護保養,設備可靠性得到進一步保證,但眼下站內的日常巡檢仍絲毫沒有放松。
天然氣“脾氣”不好,須嚴格防火防爆。楊磊背的小包里面裝著扳手、可燃氣檢測儀、防爆巡檢手機等工具。其中,扳手是黃錚錚的銅扳手。“銅比鋼鐵軟,萬一掉落在地,不會像鋼質扳手那樣砸出火花。”站長蘇子建介紹。
圖為:巡檢組合式過濾分離器
場站里,設備超過600臺套,上千根管道盤根錯節,楊磊不時停下腳步檢查氣壓、溫度等儀表。除了人工巡檢,還有安裝其間的激光可燃氣體探測器、超聲波氣體泄漏探測器等新設備“放哨”。
來氣在管道內壓力為10兆帕,在這里要根據流向調低氣壓,然后轉送出去。在檢查調壓裝置時,楊磊仔細查看管道內的溫度。“不注意溫度,有可能出大事。”
圖為:檢查調壓設備
原來,天然氣主管道壓力每降低1兆帕,溫度會降低約6℃,如果不隨時監控并加熱調溫,可能導致管內結露,一旦結冰形成冰堵就糟糕了。記者摸了一下調壓設備兩端的管道,感覺到溫差明顯,一看溫度計,進端溫度20℃,出端溫度5℃。“今天溫度正常,不用加熱升溫。”
站內最大的建設,是占地3000平方米的壓縮機房,內有4臺20兆瓦的離心式壓縮機。記者步入,發現壓縮機都在“休息”。“壓縮機開動時為下游管道加壓,這樣會抽走城市周邊管道內的天然氣。冬季,這引起壓縮機轉入‘熱備’狀態,確保接到調度命令能隨時開動壓縮機。”蘇子建介紹。
圖為:檢查放空立柱
一個多小時后,巡檢完成。巡檢,是氣站每日必做的“功課”。入冬后,除了每天三次聯合巡檢及重點巡檢和應急巡檢外,低溫嚴寒時還要每小時加密巡檢一次。
眼下,越來越多的家庭用上了潔凈的天然氣。2019年我省用氣量升至近70億立方米,15年來增了15倍多,其中大部分氣來自黃陂站。記者了解到,2020年從這里輸至湖北的天然氣超過49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