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zw-screw.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天氣越來越冷,山東下個月將進入供暖季,今年山東天然氣供應保障情況如何?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系列發布會第十場了解到了最新情況。
省能源局副局長鄧召軍說,天然氣供應保障關乎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一直以來我們高度重視,積極協調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油氣公司,加強資源統籌,及早安排調度,天然氣供應量穩步增加。”鄧召軍說,2017年至2019年分別達到134億、162億和188億立方米。今年以來,三大油氣公司與我省共簽訂年度供氣合同量194.7億立方米,其中供暖季合同量92.5億立方米。截至9月底,三大油氣公司已累計供應148.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2%,預計全年可達到200億立方米。總的來看,今年天然氣資源供應比較充足,供需平衡情況好于往年。供暖季前,省能源局組織各市修訂了“壓非保民”應急預案,調整調峰用戶清單,確保形成不少于高峰日用氣量20%的用戶調峰能力。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極端情況,按照“壓非保民”原則,加強應急保障,細化應急保供預案,科學確定減停供次序,保證民生等重點用氣需求,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同時,著眼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全省天然氣供應能力。一是加快沿海LNG接收站建設。目前,青島港董家口港區、煙臺港西港區、龍口港區新建、擴建的4個LNG接收站中,3個已開工建設,1個正在履行核準程序,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建成后年接卸能力將達到2500萬噸,約350億立方米。二是加快完善天然輸配管網。近年來我省已建成6600余公里輸氣管道,形成了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輸送網絡主骨架,實現所有縣(市、區)管道通達。目前正在加快推進中俄東線、省天然氣環網干線等輸氣網絡建設,建成后我省將形成“回”字形互聯互通的天然氣輸配管網布局,輸送能力達1000億立方米。三是加快儲氣能力建設。
截至9月底,我省已形成政府儲氣能力1.65億立方米,相當于全省3天天然氣消費量。其中,建立了東明石化、山鋼日照、金魯班、華勝能源、恒偉化工等首批5個省級天然氣儲備基地,形成政府儲氣能力7200萬立方米,在全國尚屬首創,得到國家有關部門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