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然氣改造施工完畢,該小區621戶居民逐戶開通天然氣,從此告別了扛著煤氣罐爬高樓的日子,這也是荷花園街道依靠“逆向派單”制度推動落實,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促進完善發展的一個剪影。
市直機關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分為南北兩個院子,建成于20世紀90年代,由于南院樓頂是坡屋頂,改造需要一定的費用,施工難度大以及住戶廚房結構混亂等原因,南院的居民始終沒能用上天然氣,洗澡到一半沒熱水、急著做飯氣罐卻空了的窘事時有發生。南院的住戶們沒少向燃氣公司反映,但問題一直未能解決。
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基層治理始終存在“中梗阻”,原因究竟是什么?芙蓉區荷花園街道紀工委經過調研發現,許多問題并不一定是社區不作為,而是需要各個職能部門合力而動。由此,在街道紀工委督促推動下,一個新的機制應運而生——社區黨支部依托“紅網格,微監督”平臺實施“逆向派單”制,收集群眾難題,向上一級逆向派單,街道紀工委實時督辦、全程監督,并追究“怠辦”緣由。
在一次“睦鄰之家-鄰里議事會”上,小區居民方青山提出了通燃氣的訴求。在小區黨支部的協助下,社區通過逆向派單將協辦函發至街道城管辦,城管辦隨即會同區相關部門協調燃氣公司,經過現場勘察,小區通燃氣正式被提上日程。在工作統籌推進的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如由于租戶太多,無法通知到每一戶以及設計啟動慢等問題。“益+”志愿者和網格內的廉情信息員主動上門入戶宣傳,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前后僅用20多天時間,就收集到了80%的居民反饋。了解到項目存在協調困難、設計圖紙慢等問題后,既是社區廉情信息員又是退休工程師的小區居民鞏建剛主動請纓與社區紀檢專干、街道紀工委組成了專項工作組全程跟蹤督促,還多次與施工方召開會議,督促加快推進,很快就完成了項目初步設計、線路遷改等工作。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工作組還全程“蹲點”監督項目進度和工程質量,督促施工方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工程質量,讓群眾早日用上天然氣。
今年8月,在荷花園街道紀工委以及楊家山社區黨委及時精準的監督推動和多部門通力合作下,市直機關小區南院天然氣工程終于完工,老舊小區居民用天然氣難題得到徹底解決。
群眾,既是派單者,也是監督者。街道紀工委推動“逆向派單”、履行“監督的再監督”的方式,致力于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促進完善發展,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的質效。